SL 551-201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 551-201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551-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2951
免费资源

SL 551-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551-201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简介:

SL 551-201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它为土石坝的安全监测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规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项目与内容:规范明确了应进行的监测项目,包括坝体位移、渗流、应力应变、温度、结构物状态等,并规定了各项监测的详细内容和要求。

2. 监测仪器与设备:对用于监测的各类仪器设备,如位移计、渗压计、应力计等,规定了其选择、安装、校准、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 监测频率与方法:根据不同监测项目的特点,规定了监测的频率,如每日、每周、每月等,并对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方法给出了指导。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流程规定,包括数据整理、异常数据处理、趋势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测可能的问题。

5. 安全评价与预警:规范了如何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安全评价,包括风险评估、失稳预警等,以提前采取措施保障坝体安全。

6. 监测报告与归档:规定了监测报告的编写要求,以及监测数据、报告的归档管理。

SL 551-201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土石坝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SL 551-201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5.2.2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规

同高程布点。 1)在浸润线缓变区,如均质坝横断面中部,心、斜墙坝 的强透水料区,每条线上可只设1个监测点,高程应 在预计最低浸润线之下。 2)在渗流进、出口段,渗流各向异性明显的土层中,以 及浸润线变幅较大处,应根据预计浸润线的最大变幅 沿不同高程布设测点,每条线上的测点数不宜少于 2个。 4需监测上游坝坡内渗压分布时,应在上游坡的正常高水 位与死水位之间适当设监测点。

工后、蓄水前用钻孔埋设。具体埋设安装方法详见附 录D.1。安装埋设后,应及时填写考证表,考证表格 式见附录K.2.16。随坝体填筑施工埋设时,应确保管 壁与周围土体结合良好和不因施工遭受破坏。 3孔隙水压力计安装埋设见附录D.2,考证表格式见附录 K. 2. 17、K. 2. 18

GB∕T 16277-1996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5.2.4监测方法与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测压管水位的监测,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有条件的可采 用自记水位计或水压力计等。 1)测压管水位,每次应平行测读2次,其读数差不应大 于 1cm。 2)电测水位计的长度标记,应每隔3~6个月用钢尺 校正。 3)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应每隔3~6个 月校测1次;在运行期每两年至少校测1次,疑有变 化时随时校测。 2孔隙水压力计的监测,应测记稳定读数,其2次读数差 值不应大于2个读数单位。测值物理量宜用渗流压力水位表示。 在隧洞监测时,也可直接用渗压表示。 3当在开敞式渗流监测设施(如测压管等)中安装水压力 计监测水位时,有条件时宜同时监测记录坝址气压,以便进行气 压修正。

.3.1坝基渗流压力监测内容包括项基岩土体、防渗体和排

项基渗流压力监测内容包括项基岩土体、防渗体和排水 关键部位的渗流压力分及其分布情况。

1监测横断面布置,应根据坝基岩土特性、地质结构及其 渗透性确定,断面不宜少于3个,应与坝体渗流压力监测断面相 重合。坝基若有防渗体,可在横断面之间防渗体前后增设测点。

2监测横断面上的测点布置,应根据建筑物地下轮廓形状、 基地质结构、防渗和排水型式等确定,每个断面不宜少于3个 点。 1)均质透水坝基,除渗流出口内侧应设1个测点外,其 余视坝型而定。有铺盖的均质坝、斜墙坝和心墙坝: 应在铺盖未端底部设1个测点,其余部位适当布设测 点。有截渗墙(槽)的心墙坝、斜墙坝,应在墙(槽) 的上下游侧各设1个测点;当墙(槽)偏上游坝时: 可仅在下游侧设点,有刚性防渗墙与塑性心(斜)墙 相接时,可在结合部适当增设测点。 2)层状透水坝基,宜在强透水层中布置测点,位置宜在 横断面的中下游段和渗流出口附近。当有减压井(或 减压沟)等坝基排水设施时,还应在其上下游侧和井 间布设适量测点。 3)岩石坝基,当有贯穿上下游的断层、破碎带或其他透 水带时,应沿其走问,在与坝体的接触面、截渗墙 (槽)的上下游侧、或深层所需监视的部位布置2~3 个测点。

5.3.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同5.2.3条的规定。

接触面处的测点选用测压管时,其透水段和回填反滤料的卡 小于1. 0m。

5.3.4监测方法与要求见5.2.4条规定。

5.4.1绕坝渗流监测内容包括两岸坝肩及部分山体、土石坝与 岸坡或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以及防渗墙或灌浆惟幕与坝体或两 岸接合部等关键部位渗流情况。

5.4.2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绕坝渗流监测布置,应根据左右两坝肩结构、水文地质 条件布设,宜沿流线方向或渗流较集中的透水层(带)布设1~

2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上布设3~4条监测线(含渗流出口)。 如需分层监测,应做好层间隔水。 2坝体与刚性建筑物接合部的绕渗监测,应在接触轮廓线 的控制处设置监测线,沿接触面不同高程布设测点。 3在岸坡防渗齿槽和灌浆雌幕的上、下游侧应各设1个 测点。 5.4.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参见5.2.3条。绕坝渗流监 测透水段依据监测目的与坝肩渗透性确定。回填材料应与周围岩 体渗流特性相适应。若两坝肩岩体较完整,绕渗监测设施可直接 利用钻孔,不再下人测压管,但在孔口应设保护装置。 冬规定

5.5.2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坝体、坝基、绕渗及导渗(含减压井和减压沟)的渗 流量,应分区、分段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工程宜建截水墙或监测 廊道)。如条件允许,可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反映大坝渗流 状况。所有集水和量水设施,均宜避免客水干扰。 2当下游有渗漏水出逸时,应在下游坝趾附近设导渗沟 (可分区、分段设置),在导渗沟出口或排水沟内设量水堰测其出 逸(明流)流量。 3当透水层深厚、渗流水位低于地面时,可在坝下游河床 中设渗流压力监测设施,通过监测渗流压力计算出渗透坡降和渗 流量。渗流压力测点沿顺水流方向宜布设2个,间距10~20m。 在垂直水流方向,应根据控制过水断面及其渗透性布设。 4对设有检查廊道的面板堆石坝等,可在廊道内分区、分 段设置量水设施。对减压井的渗流,宜进行单井流量、井组流量 和总汇流量的监测。 5渗漏水分析水样的采集,应在相对固定的渗流出口或堰

5.5.4监测方法与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用容积法时,充水时间不应少于10s。平行2次测量的 流量差不应大于均值的5%。 2用量水堰监测渗流量时,水尺的水位读数应精确至 1mm,测针的水位读数应精确至0.1mm,堰上水头两次监测值

之差不应大于1mm。量水堰堰口高程及水尺、测针零点应定期 校测,每年至少1次。 3流速法的流速测量,可采用流速仪法或浮标法。2次流 量测值之差不应大于均值的10%。 4在监测渗流量的同时,应测记相应渗漏水的温度、透明 度和气温。温度应精确到0.5℃。透明度蓝测的2次测值之差不 应大于1cm。当为浑水时,应测出相应的含砂量。 5渗流水的水质分析,可根据需要进行全分析或简分析: 但置仅限于简分析。水质分析项目及取样要求,可参照有关专业 规定进行。当对坝体或坝基渗流水进行水质分析时,宜同时取库 水水样做相同项目的分析,以便对比。

.6.1近坝岸坡渗流监测主要针对岸坡潜在不稳定体,内容 舌地下水位、渗流压力和渗流量监测。

1岸坡监测断面选取,应根据岸坡规模、水文地质条件确 定,宜沿可能滑移方向或地下水流向布设,监测断面不应少于1 个,每个断面测点官不少于3个,测点高程应伸入滑动面或最低 地下水位以下至少1m。 2岸坡有渗水点时,可按5.5.2条原则进行渗水量分区分 段布设监测。 5.6.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见5.4.3条和5.5.3条规定, 5.6. 4监测方法与要求凡 5. 4. 4 条和5. 5. 4 条规定

6.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见5.4.3条和5.5.3条规

5.7.1地下洞室渗流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洞室外水压力、围岩渗 流压力和渗流量监测

5.7.2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为

洞室外水压力测点宜在洞顶、洞侧衬砌外与围岩界面处

布设。 2在渗水处或设排水孔处宜按分区、分段原则集中进 流量监测

5.7.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同5.4.3条和5.5.3条。对 上覆岩层浅的洞室,可从地表钻孔布设测压管监测。 5.7. 4监测方法与要求见, 5. 4. 4 条和 5. 5. 4 条规定

5.7.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同5.4.3条和5.5.3条。对

5.8.1监测记录应真实可靠,记录表格式见附录K.3.11~ K.3.14。每次监测工作完成后,应按9.3.1条要求进行资料 整理。 5.8.2应将检验合格的监测数据换算成渗流监测物理量,计算 公式见附录J.2。 5.8.3应根据工程特点与要求,作出监测成果及特征值统计表, 表格格式见附录K.4.10、K.4.11。 5.8.4应绘制渗流监测物理量的过程线图、分布图和相关图等 制图格式见附录K.5.2。渗流监测主要成果和图件应包括以下 各项: 1渗流压力、渗流量过程线图。 2渗流压力、渗流量与库水位相关图。 3渗流压力断面分布图。 4渗流压力平面分布图等

6.1.1压力(应力)监测内容包括孔隙水压力、土压力、混凝 土应力应变、钢筋(钢板、锚杆)应力、预应力锚索锚固力。 6.1.2压力(应力)监测物理量符号规定:孔隙水压力、土压 力、锚固力以压为正;混凝土应变、钢筋、锚杆、钢板等应力, 以拉为正,反之为负。

5.2.1孔隙水压力监测,仅适用于饱和土及饱和度天于95% 非饱和黏性土。均质土坝、土石坝土质防渗体、松软坝基等三 内应进行孔隙水压力的监测

2.2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规

1孔隙水压力监测宜布置2~5个监测横断面,应优先设于 最大坝高、合龙段、坝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处。 2在同一横断面上,孔隙水压力测点的布置宜能绘制孔隙 水压力等值线【内蒙古自治区】《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规程 DBJ03-50-2013》,可设3~4个监测高程,同一高程设3~5个 测点。 3孔隙水压力监测断面宜与渗流监测相结合,孔隙水压力 测占可作为渗流压力测点使用

6.2.3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应符

1孔隙水压力采用孔隙水压力计监测,当黏性土的饱和度 低于95%时,宜选用带有细孔陶瓷滤水石的高进气压力孔隙水 压力计。 2孔隙水压力计在施工期埋设时,宜采用坑式法;在运行 期埋设时,宜采用钻孔法。具体埋设方法详见附录D.2。 3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时,宜取得坝体的渗透系数、干密度、

级配等物理力学指标。必要时,可取样进行有关土的力学性质 试验。

6.2.4监测方法与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孔隙水压力计应在仪器埋设前(饱水24h)至少测读3 次,读取其零压力状态下的稳定测值作为基准值。 2孔隙水压力的监测频次,除应遵守第1章规定外,尚应 满足下列要求: 1)在施工期,每当填筑升高1~2m应监测1次DBJ∕T 15-142-2018 广东省建筑信息应用统一标准,同时记 录监测断面填筑高度。 2)对于已运行的坝,如新建监测系统,在第一个高水位 周期,应按初蓄期的规定进行监测。

安正力 1土体压力监测,直接测定的为土体或堆石体内部的总应 力(即总士压力)。根据需要可进行垂直土压力、水平土压力及 大、小主应力等的监测。 2接触土压力监测,包括土和堆石等与混凝土、岩面或坛 工建筑物接触面上的土压力监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