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52-2019 高原湖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采样及观测技术规范

DB53/T 952-2019 高原湖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采样及观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3/T 952-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23.45 kb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2853
免费资源

DB53/T 952-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3/T 952-2019 高原湖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采样及观测技术规范简介:

DB53/T 952-2019是云南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高原湖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采样及观测技术规范》。该标准于2019年发布,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在高原湖泊中进行水生生物类群的采样、观测和研究工作,以科学、准确、有效地掌握高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为湖泊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该规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采样点的选取:规定了采样点的分布、数量、深度等参数,确保采样结果的代表性。

2. 采样方法:详细描述了不同水生生物类群(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的采样方法,包括使用的工具、采样时间、保存方法等。

3. 观测内容:规定了对采样生物的形态特征、数量、生活习性等的详细观测要求。

4. 数据处理:阐述了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5. 保护措施:强调在采样过程中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的保护,遵循最小干扰原则。

6. 安全要求:采样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应对意外事故的措施等。

这样的标准对于科学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高原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技术细节或应用,可能需要查阅该标准的详细内容,因为它详细的规定了每一步操作和要求。

DB53/T 952-2019 高原湖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采样及观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4.1.3采水器一般为有机玻璃

4.2采样点、采样层次与采样

采样点,500 hm²~1000 hm²设3~5个采样点,100hm~ 000hm设46个采样点,5000hm²~ 0000hm设5~7个采样点,大于10000h 采样层次是依水深而定,水深在3m内,水团混合良好的湖泊可只取表层(0.5m)一个水样;水深 3m~10m的湖泊至少应取表层(0.5m)、中层(真光层,约为透明度的2~2.5倍)和底层(离湖底0.5 1)三个水样;水深大于10m以上的深水湖泊或水库应根据情况增加采样层次,在上层(有光层)或温 跃层以下,可每隔2m~5m或更大深度各采一样。 采样频率一般是每月一次,或至少每季度一次,或根据水文和湖水排放情况而确定

来样时,以网口上端刚好淹没在 “co”形的循回拖动,约3mir 后,将网慢慢提起。待水滤出, 集中在网头内,旋开活塞,将浓缩的水样放

DB11∕685-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53/T 9522019

标本瓶中。立即加入福尔马林(约含40%甲醛)将浮游植物固定,终浓度为3~5%。用网捞取的定性样 品只能用于一般镜检,不能作定量计数。所有样品都应加贴标签,写明采集时间、地点和编号等内容。

定量样品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取水样1L注人采样瓶中。贫营养型水体应的情增加采水量。 泥沙多时需先在容器内沉淀后再取样。分层采样时,取各层水样等量混匀后取水样1L。采集的水样立 即加入鲁哥氏液固定,终浓度为1.5%。所有样品都应加贴标签,写明采集时间、地点和编号等内容。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计算,可采用体积换算为生物量(湿重)的方法,比重取1。细胞体积的毫升数 相当于细胞重量的克数,如以μum作为量算细胞体积的单位,10°um~1mg鲜藻重,这样就可根据计数 吉果,把藻类细胞体积换算为生物量(mg/L,湿重)。体积的测定应根据浮游植物的体型,按最近似 的几何形状测量必要的长度、高度、直径等,每一种类至少随机测定50个,求出平均值,代入相应的求 积公式计算出体积,不同类型生物量的统计方法如下: a)球形种类,测量其半径(r),按V=4/3元r求得体积; b) 圆柱形细胞,测量其半径(r)及其高度(h),按V=元rh求得体积; C 特殊形状的可分解为几部分,分别按相似几何形状求算体积后相加; d)量大或体积大的种类,应尽量实测体积并计算平均重量。

5. 1 采样工具要求

采集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样品的工具有浮游生物采集网和采水器。浮游生物网的孔径一般为 25号筛绢制成)和112μum(13号筛绢制成)两种。采水器一般为有机玻璃采水器,容量为1L、 5L三种。

5.2采样点、采样层次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依据湖泊的大小、形状、深度、湖心、湖湾,湖水进、出口的不同生态环境特点,设置采样点,使 采到的标本能代表区内生长的生物种类和生物量的一般状况,采样点的多少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条件 而定。 V 采样层次与采样频率的确定依照5.2进行。

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定性样品,用25号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网捞取:枝角类和桡足类定性样 品,用13号筛绢制成浮游生物网捞取。 采样时,以网口上端刚好淹没在水面下或不深于水面下30cm处,以“o”形的循回拖动,约3~5min 后,将网慢慢提起,使浮游动物集中在网头内,打开活塞,使样品流入标本瓶内,立即加入福尔马林(约 含40%甲醛)固定,终浓度为3~5%。再采集一份原生动物和轮虫定性样品,不加固定液,用作原生动 物活体观察。所有样品都应加贴标签,写明时间、地点等内容。

原生动物、轮虫定量样品,可用浮游植物定量样品;枝角类和桡足类定量样品用采水器采集,每个 采样点应采水样10L~50L(V),再用25号筛制成的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至50~100mL(V,),用 福尔马林(约含40%甲醛)固定,终浓度为3~5%

1浮游动物的计数,用计数框进行,不同类别浮游动物的计数方法如下: a)原生动物计数时,先将浓缩水样充分摇匀后,用定量移液器吸出0.1mL(V2)样品,置于0.1 mL计数框内,盖上盖玻片,在100~400倍显微镜下选行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片,求 出平均值(n),再依公式(1)换算成1L水中的数量: b) 轮虫计数时,取摇匀的浓缩样品1mL(V2),放入1mL计数框内,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 数2片,求出平均值(n),再依公式(1)换算成1L水中的数量; CJ 枝角类和桡足类计数时,应将水样 勺枝角类和 足类全部计数。如果样品中个体很多,可将 样品摇匀,用粗吸管吸5mL 框内,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全片计数, 每个样品计数2片,求出平 再依 算成1L水中的数量:

5.5.2样品中浮游动物单位体利

5.5.3每升水样中内浮游动物 5.5.4浮游动物生物量计算: 生物量:即将每种浮游动物定量 的生物量相加,即为浮游动物总 本积换算为重量和生物量。甲壳 无节幼体一个可按0.003mg湿重

5.5.3每升水样中内浮游动物

6.1.1湖泊底泥中底栖动物的采样

底栖动物的采泥器,主要

DB53/T 9522019

a)带网夹泥器:开口面积为1/6m²的带网夹泥器,主要用于采集软体动物如螺、蚌等大型底栖 动物。采得样品后,将网口紧闭、在水中涤荡,除去网中泥沙,然后提出水面,检出其中全部 螺、蚌等固定; b) 埃克曼采泥器:面积为1/40m²的埃克曼采泥器,主要用来采集寡毛类和昆虫幼虫; C 改良式彼得森采泥器:面积为1/16m²或1/20m²的改良的彼得森采泥器,适合于采集淤泥及 较软的底泥,主要用于采集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及小型软体动物。使用时打开采样器,挂好 提钩后缓慢放至水底,然后继续放绳,抖脱提钩,再轻轻向上提绳拉紧,估计采泥器两页闭合 后,将其拉出水面、置于桶或盆内,打开采泥器使所采得的底泥倒于桶或盆内,经分样筛,去 除泥沙,将筛上全部肉眼所看得见的动物用摄子挑出固定,注意勿将标本损坏。 1.2如采样时来不及检出底栖动物,可将筛洗后所余泥、渣连同动物全部倒在自封塑料袋内,将 于阴凉处,带回实验室后立即挑出动物固定;如不能将样品及时带回检定,可在自封塑料袋内加入 日醛溶液,现场固定。 1.3为减小误差,每点要采集两个平行样,即要在一个点位上同时采集两次,以减少因底栖动物 质中分布不均造成的误差。

6.1.2卵石、砾石基底中底栖动物的采样

湖泊底质为卵石、砾石时,上述采泥器无法进行采样,可采用人工基质采样器采集定量标本。该采 样器为高20cm直径18cm的圆柱形铁笼,该笼用8号和14号铁丝编织成,网孔面积约4cm²~6cm²。使 用时笼底铺一层40目尼龙筛绢、内放长约8cm的卵石。每个采样点底部放置两个铁笼,用尼龙绳固定在 岸边,或系上浮球作标记,铁笼置水底两周后取出(注意各点放置时间要保持一致),将卵石及筛绢上 的底栖动物全部挑出固定。

6. 1. 3 三角拖网定性采样

6. 1. 4 其它采样工具

在岸边及浅水处,可捞取石块、砾石或用手抄网将底泥捞起,挑出标本固定。

6.2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频率

在选定采样点前,应对所调查的水域进行全面了解,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作为定性、定量的采样点。采样点的设置要尽可能与水质理化分析采样点一致,便于数据的分析比较。 司时要考虑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使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一般在湖泊的入水口附近、中心区、出水口 附近、最深水区、沿岸带、污染区及相对清洁区设置采样点。 采样可每季进行一次,但至少须在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各进行一次采样。

用三角拖网在水底拖拉一段距离, 出固定。在岸边及浅水处,可捞取石块 将底泥捞起,挑出标本固定

4.1螺、蚌等较天型底栖动物,一般用带网夹泥器采集;水生昆虫、水栖募毛类和小型软体云 般用改良式彼得森采泥器采集。各采样点上,应用上述两种采样器各采集两个平行样品。

DB53/T9522019

6.4.2湖泊申无螺、蚌等较大型底栖动物时,可不用带网夹泥器进行定量采样。如采样点底质为卵石、 砾石,上述采样器无法采样,则可用人工基质采样器采集定量样品。采样时,各采样点底部应放置两个 采祥器,放置时间一般为14d。 6.4.3生物量的统计:把每个采样点所采到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地统计个体数,根据采样器的 开口面积推算出1m²的数量,包括每种的数量和总数量(单位:个/m²)。人工基质法采得的结果可按 两笼的平均数直接计数(单位:个/笼)。之后将每个采样点采得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称重,先 弥各采样点的总重,然后再分类称重。称重前,先把样品放吸水纸上轻轻翻滚《消防基本术语 第二部分 GB/T14107-1993》,使吸去体表水分,直至 吸水纸上没有水痕为止,大型双壳类应将贝壳分开去除壳内水分。软体动物可用托盘天平或盘秤称重; 水生昆虫和水生寡毛类应用扭力天平称重或电子天平称重,

7.1.1水草定量夹:采集大型 成的正方形框架,铁侠完全开 孔大小为3.3cm×3.3cm。 7.1.2采样框:用于测定植株 方框有1m²样方(边长1m) 成。为了便于携带,各片板条 敌一记号。 7.1.3采集袋:用纱布或塑料 采集植株的个体大小来定)。 7.1.4水草采集粑:后端有

根据湖泊形态、水文情况、 设样点,作为小样本,用水草定 目最好为奇数,即断面中间应设 分计算,由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生长于近岸处挺水植物可直接采集;浮叶根生植物和沉水植物可用水草采集粑采集,漂浮植物可用 带柄抄网采集。定性样品应尽量在开花和(或)果实发育的生长高峰季节采集,采集的样品应尽量完整 (包括根、茎、叶、花、果)。将新采集到的不同种类制作成蜡叶标本或浸制标本,每号标本至少制成 两份,经鉴定后保存。每采集一种植物,应做好采集记录,贴上采集标签,记录采集点的水深、水体透 明度等指标。

廷水植物一般用1×1m样方法采集。采集时,应将样方内的全部植物从地上部分剪断或连根拨 活地下根、茎部分);开阔水域中沉水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和漂浮植物,一般用水草定量夹采集 线水区(水深<1m)可用采样框法进行框内所有植物的采集。水深大于1m的区域使用水草定

DB53/T 9522019

夹采集。每个采样点应采集两个平行样品。采集的样品应除去污泥等杂质【南昌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2017 版)》,分类并计数、测量植株高度 后分别装入标记好样方号或调查点的样品袋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