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平赵庄煤矿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高平赵庄煤矿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888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北京高平赵庄煤矿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北京高平赵庄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井下消防洒水最大用水量为1296 m3,井下一次消防用水量为406 m3。其中井下消火栓消防流量7.5L/s ,火灾延续时间6h;自动喷水灭火装置流量7.5L/s,火灾延续时间2h;水喷雾隔火装置流量8.8L/s;火灾延续时间6h。消防用水贮存在井下消防洒水水池内,消防水池内设有消防用水不被动用的技术措施。

防灭火及防尘设施布置原则:

井下消防和洒水采用合用的给水系统。消防洒水干管沿主、副斜井送至井下各用水点,在超压部分管道设专用减压阀组。

DLT 5593-2021 发电厂调节阀选型设计规程.pdf在井下煤仓放煤口、破碎机、带式输送机转载点和卸煤点设喷雾装置;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设强喷雾装置;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装车点后方以及易产生粉尘的胶带运输机巷道、辅运大巷、回风大巷设风流净化水幕装置。

井下主要运输巷道、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消防洒水管道每隔100m设DN50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带式输送机巷道每隔50m设DN50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

井下消防洒水干管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SRPE矿用钢丝缠绕聚乙烯给水管,快速接头;管径<50mm管道采用无缝钢管,丝扣连接。

1.4 工业广场布置状况

1、既有工业场地总平面概况

赵庄矿井位于沁水煤田东南部,工业场地地处高平市东郊,七佛山脚下,紧挨市区。工业场地被铁路一分为二,铁路西侧是生活区:主要有办公楼、食堂、招待所、单身宿舍、文体中心等;铁路东侧是辅助生产区及生产区:辅助生产设施包括联合建筑、材料库、材料棚、坑木加工房、机修间及锅炉房;生产设施包括井口房、主厂房筛分车间及装车仓等。

煤炭主要通过横穿于场区的铁路外运。本矿工业场地、东山回风斜井场地、朱赵山回风立井场地、爆破材料库场地通过既有道路连接,不需新建道路。

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根据现有的主、副井井口和现有的建筑库房布置方位,以及外部公路关系, 将场地划为厂前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

厂前区:靠近人流入口,布置在整个工业场地的西侧,厂前区没有大的改造,仍使用既有的建筑。布置有行政办公楼、食堂、单身宿舍区。办公楼座北朝南布置,办公楼后有四栋单身宿舍楼,东西向布置,和办公楼围合形成一个“口”的形状,楼前楼后皆有开阔的绿化场地,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广场结合人流入口布置有雕塑、花池辅以不同形式的铺地,形成了丰富的花园景观,层次分明,使场前区工整而又不失美感。食堂位于单身宿舍的东侧、铁路西侧,铁路和生活区由围墙分隔开来;从整个场地的热负荷考虑保留食堂南侧的锅炉房;汽车库和车棚位于办公楼的东南侧。上述建筑都为既有建筑,仍维持现状。新建的建构筑物有活动中心,位于办公楼的东面,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辅助生产区:工业场地生活区和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由桥连接,桥的南侧为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东南部。由于现有工业场地的建(构)筑物设施比较简陋,不能完全满足扩建后矿井的生产生活要求,本次矿井拆除的建(构)筑物有:主斜井井口房、锅炉房、木材加工房、供应公司库房、机修厂、热风炉;本次矿井改扩建新增设施有:联合建筑、主斜井井口房、副斜井及副斜井井口房、提升机房、天轮架、器材库、器材棚、消防材料库、蓄电池机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木材加工房、矿井维修车间、锅炉房、空气加热室。新增建构筑物的位置均考虑对现有生产系统的影响,在地面设施建设期间尽量不影响现有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设计结合两个井筒的不同位置,按照生产功能及建筑物设施的不同用途,布置如下:

联合建筑布置在副斜井北侧,连接两建筑的通道无道路穿行,可保证进出井口的人员、车辆安全畅通并不受外部不利因素干扰。在其西侧由西向东,南北分两排布置有木材加工房、矿井维修车间,器材棚、消防材料库、器材库、蓄电池机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皆通过窄轨与副斜井连接,使物流快捷、顺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锅炉房布置在主井西南侧,由皮带栈桥通过煤仓上煤,与热负荷中心接近。

矸石转运区布置在副斜井的西南侧,工业场地南侧出口的北面,线路便捷,由窄轨通过矸石仓装载汽车运输到矿井工业场地北约1.0km处的临时排矸场。

35kV变电站布置在场地的东端,便于进线;

井下水处理站布置在工业场地桥的北侧、煤堆场的东面,有独立院落;

生活污水位于工业场地外南部、与工业场地生活区连接更为方便;

储煤场在工业场地的北侧、主井的西侧,煤通过皮带栈桥运往储煤仓方便火车装运,运煤线路短捷。

救护队在招待所的西南侧,有独立院落。

生产区:布置在工业场地北部,从主斜井井口房向西布置原煤输送机栈桥、缓冲仓、筛分车间、装车仓及储煤场,装车仓和铁路联系方便,煤流路线合理。

该方案的优点是工业场地分区明确、联系紧密,运煤皮带在工业场地内输送距离短捷。人行及材料运输顺畅,用地紧凑,方便管理、物流合理。缺点是工业场地既有的建(构)筑物设施比较简陋且布局混乱,辅助生产区略显拥挤。

1.5 地面建筑及工业建构筑物

1.5.1 工业场地主要建(构)筑物

矿井新增工业建构筑物总体积57546.5m3。

1. 主斜井井口房:分为三部分,最高14.3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此部分为改扩建,需拆除部分原有建筑,由于原有设计资料不全,施工图设计时,各部分会适当调整。

2. 副斜井井口房:分为三部分,最高7.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3. 主斜井空气加热室:平面尺寸18.5m×12m,高6.3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4. 副斜井空气加热室:平面尺寸18.5m×12m,高6.3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5. 副斜井提升机房:平面尺寸18.5m×15.5 m,高12.1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锅炉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烟囱:高40m,上口直径1.0m,采用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2) 风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 水处理建构筑物:位于工业场地,按工艺布置水工构筑物,设计选用国标。

(1)综采设备修理库:平面尺寸54.6m×15.6,高12.4m,采用钢结构,设有起吊设有20/5t电动桥式起重机一台,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矿井修理车间:平面尺寸60.6m×15.6,高10.9m,采用钢结构,设有起吊设有16/3.2t电动桥式起重机一台,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3)35KV变电所:为改扩建,6KV配电室一个,平面尺寸8.5m×8.5m,高4.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5.2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物

矿井为改扩建矿井,现工业场地内建筑购物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绝大部分可满足矿井改扩建以后的要求,新建建筑物为联合建筑和消防救护队建筑。矿井新建行政生活福利建筑面积共9761 m2。

联合建筑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8261m2,主要包括调度中心及监控办公室、区队办公室、任务交代室、会议活动室、灯房、浴室、通讯及计算机用房、井口急救室等。平面布局上,按照下井生产人流从任务交代室→更衣、浴室→灯房、自救器发放室→等候室,依次向井口的方向流动;上井生产人流从井口→等候室→灯房、自救器发放室→更衣、浴室。洁污人流互不交叉,路线短捷、明确。

在立面造型的处理上,力求简洁、大方、现代,紧扣时代脉搏,争取营造出具有当代现代化气息、高效,符合本矿井企业文化且与原有建筑相协调的新颖建筑。

消防救护队建筑面积1500m2,为3层框架结构建筑,主要由车库、宿舍、办公室等组成。立面构图强调层次感、韵律感,用了对比的手法,虚实相间,层层相叠。建筑立体造型简洁、现代。

综合办公楼、职工食堂、职工公寓沿用矿井原有建筑。

第二章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

2.1.1 地质构造

本矿位于沁水煤田东南部,井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及上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基岩主要分布于山梁上,上第三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下面将本井田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71.84~113.72m,一般厚90.14m,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

1)一段(C3t1)

K1砂岩底至K2灰岩底,厚3.05~14.72mJC∕T 903-2002 吸声板用粒状棉,平均厚7.42m。由泥岩、中粒石英砂岩、铝土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①K1砂岩:厚0~3.06m,平均厚0.31m,成分主要为石英,细~中粒结构,磨圆度较好,分选中等,硅质胶结,常含黄铁矿细粒,但厚度变化大,不稳定。

②灰黑色泥岩:厚1.72~4.50m,平均厚3.72m,有时相变为铝土质泥岩、炭质泥岩。

③15号煤层:厚1.33~6.89m,平均厚3.31m,结构简单,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④黑色泥岩:厚0~0.27m,平均厚0.08m,含钙质和黄铁矿细粒,有时相变为炭质泥岩。

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厚26.22~43.68m,一般厚33.14m。由石灰岩(K2、K3、K4)、泥岩、粉砂岩和3层薄煤层组成。该段以色深、粒细、灰岩比例大为特征。

①K2灰岩:厚5.48~12.06m,平均厚8.16m,岩性为厚层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的微晶灰岩,局部含泥质高,动物化石丰富,种类多,见燧石结核和方解细脉。

②灰黑色泥岩夹粉砂质泥岩:顶部为不稳定的13号薄煤层,不可采,全层厚9.04~10.17m,平均厚9.18m。

③K3灰岩: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的泥晶灰岩DB12∕T 1097-2021 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示范创建评价规范,常含泥质和有机质,全层厚1.50~5.27m,平均厚3.53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