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161-2020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pdf简介:
DLT 2161-2020,全称为《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这是一个由中国电力工业协会发布的技术标准。该导则主要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Response, DR)领域,为电力需求侧资源的分类、特性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电力需求侧资源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除了电力供应侧(发电)之外,能够通过管理和调度改变电力消耗的各类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储能设施等,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参与电力市场,通过调整负荷以响应电力系统的调度需求,从而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
DLT 2161-2020明确了这些资源的分类方法,如按照资源类型(如工业负荷、居民负荷等)、响应特性(如快速响应、缓慢响应等)、响应容量等进行分类,有助于电力系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些资源。同时,该导则还规定了如何进行资源特性分析,包括资源的可用性、响应速度、响应持续时间、成本效益分析等,这对于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DLT 2161-2020是一个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DLT 2161-2020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 4.1基于目标分类· 4.2基于功能分类· 5电力需求侧资源的特性分析方法 5.1调节过程特性分析 5.2调节效果特性分析.. 附录A(资料性)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应用步骤 附录B(资料性)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案例
DL/T21612020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有限公司、工业领域电力需求 侧管理促进中心、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华南理 工大学、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勇、罗辑、王岩、高赐威、陈宋宋、周珏、王益、董振斌、郭平平、 陈元峰、韩师、李健、杨苹、董明宇、黄宇魁、王婷。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有限公司、工业领域电力需求 侧管理促进中心、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华南理 工大学、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勇、罗辑、王岩、高赐威、陈宋宋、周珏、王益、董振斌、郭平平、 陈元峰、韩师、李健、杨苹、董明宇、黄宇魁、王婷。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建筑图纸下载,100761)。
DL/T21612020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需求侧资源的分类和通用特性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电网企业、电能服务机构、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开展电力需求侧项目管理和电力需 求侧资源的整合、规划和利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 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900.58一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电力系统规划和管理 GB/T2900.872011 电工术语电力市场 GB/T32127—2015 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 GB/T37016一2018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DLT1330一2014电力需求侧管理项且效果评估导则
4.1.1可节约电量资源
可节约电量资源是通过供配电、工业、商业和 技不进 或管理提升,实现总耗电量降低的一种资源, 主要行业领域可节约电量资源的类型有: a)供配电领域。例如,变压器、输配线路节能改造,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
b)工业用电领域。例如,工业电机系统、工业电加热系统。 c)商业和居民用电领域。例如,商业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
4.1.2可调整电力资源
可调整电力资源通过改变固有的用电模式来实现负荷削减或转移,以满足电力需求侧与供给侧功率平衡。 从调整电力的实际效果和应用约束角度分析,可调整电力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a)可转移负荷:可将用电时段由峰时段向平时段或谷时段转移的负荷。例如,冰(水)蓄冷、电 蓄热等。 b)可调控负荷:根据电力系统需要,在特定时段内调控运行模式以改变用电功率的负荷。该类负 荷不存在用电时段转移的现象。例如,中央空调、电热水器等。 可中断负荷:根据电力系统需要,在特定时段内直接中断全部或部分用电功率的负荷。该类负 荷不存在用电时段转移的现象。例如,工业用户非关键性通风机、水泵或储能等。
在用电高峰或低谷时,参与运行调节,以降低电网峰谷差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通过调节发出或吸收功率来使电力系统频率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电力需 求侧资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对各中枢点运行电压具有改善作用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4.2.4节能改造资源
5电力需求侧资源的特性分析方法
5.1调节过程特性分析
电力需求侧资源的调节过程分 要准备时间、持续时间、调节次数、反弹特性等 标对调节过程及其特性进行描述 对电力需求资源参与调节的及时性、稳定性和积极性 分析。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 见附录A
求侧资源维持调节效果的能力,是评估电力需求侧资源有效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DL/T21612020
调节次数是电力需求侧资源实施有效调整的次数,反映了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的
反弹特性通常采用调节结束后的时 节时段功率改变量的比例系数来衡量, 也可采用平均功率进行简化计算,反映了电力需求侧资源在非调节时段所消耗功率的特性。 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结束后,在非调节时段功率计算方法:
? 电力需求侧资源调节结束的时刻; P参与调节后电力需求侧资源i在非调节时段时的功率值; Pc—电力需求侧资源i参与调节时的功率改变量; N一反弹时段总数; 一电力需求侧资源调节结束后的反弹时间段。 电力需求侧资源在调节结束后,第i时段内的反弹系数为:
PL(T+t) = Puo(T+t)+
o,t≥t, j.,2,N. A..tKt
式中: t, 第时段的反弹时间段 一第i时段电力需求侧资源反弹比例,由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后具体用电方式确定
5.2调节效果特性分析
电力需求侧资源的调节效果分析主要是利用调节结束后的某些重要特性指标对调节结果进行 述,适用于对电力需求侧资源 有效性、优良性的特性分析
节约电量表示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后总耗电量的改变值,节约电量的核算时间范围应覆盖事 件开始直至负荷反弹结束。 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时,应分别考虑可节约电量资源、可调整电力资源对总耗电量的影响。 其中,可调整电力资源不以节约电量为直接目标,应充分考虑负荷平移、转移引起反弹的情况。
调整电力表示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后实现的永久性或临时性峰时段或谷时段负荷改变量
DL/T21612020
DL/T21612020
认缴性能表示电力需求侧资源在调节时段内各指标的有效调整量与调整目标值之比。开展电力需 求侧资源特性分析,应从持续调节时间、调节次数、调整电力与节约电量四个方面开展认缴性能分 析。项目周期(或合同期)内,针对电力需求侧资源i的认缴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
m, =α, × +α× M T P
基于电力需求侧资源主动开展的调节项目GB∕T 27796-2011 建筑用秸秆植物板材,以周期(或合同期)前后区域范围内峰时段功率调翻 的比率(或节约电量的比重),作为电力需求侧资源调整率的参考指标,用节约电量计算调整率公 式为:
Ed—一电力需求侧资源在周期(或合同期)前后区域范围内峰时段节约电量: Et。—电力需求侧资源在调节结束后的时段消耗电量改变量; E。一一电力需求侧资源在周期(或合同期)前后区域范围内峰时段不参与调节时的耗电量,可 采用对应时段负荷预测值进行计算。 针对监管指令或合同约束的电力需求侧资源,以指令或合同约束范围内电力需求侧资源的认缴性 能作为衡量电力需求侧资源调整率的参考指标。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案例见附录B。
附录A (资料性)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应用步骤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应用步骤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可应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自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其应 步骤如下。 a)规划目标设置。设定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地区或电力需求侧资源范围,明确项目实施主体 (监管机构、电网公司或第三方机构),综合考虑系统调峰、节能减排、资源引导等多方面目 标,明确节约电量、调整电力、新能源消纳量、电力需求侧资源调整率的量化目标。 b)规划目标分解。根据第4章分类方法,对项目实施范围内的电力需求侧资源进行归类,并梳理 各类需求资源与各项目规划目标的对应关系。根据实施目标和电力需求侧资源特性不同,综合 考虑经济效益、系统效益或全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筛选电力需求侧资源并明确其实施方法,直 到满足项目规划目标要求,形成项目资源库。 c)边界条件设置。对项目资源库中的各类电力需求侧资源展开特性分析,考虑其在准备时间、持 续时间、调节次数和反弹特性方面的要求,形成项目实施的约束边界条件。若受边界条件约束的 影响,无法实现既定的量化目标,则进一步丰富项目实施手段,扩大电力需求侧资源库的范围。 d)项目实施。合理选择电力需求侧资源,并制定实施细则或项目合同,应将节约电量、调整电 力、准备时间、持续时间、调节次数以及反弹特性等,作为执行效果监测的具体标准。 e)有效性评估。根据第5章所述电力需求侧资源特性参考指标,汇总电力需求侧资源的效果,评 估其节约电量、调整电力、持续时段、反弹特性等各方面的情况,并从认缴性能、调整率等方 面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案例
利用图B.1对电力需求侧资源特性进行分析。其中,Pioad表示电力需求侧资源不参与调 率值(含预测值),Pdsm表示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后的功率值,Pre表示调节时间结束后, 侧资源在非调节时间段内由于反弹效应的实际功率。
图B.1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功率波动
GB∕T 15787-2006 原木检验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 DL/T216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