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546-2018 钢管混凝土束结构技术标准.pdf简介:
"T∕CECS 546-2018 钢管混凝土束结构技术标准"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土木工程分会于201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钢管混凝土束结构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钢管混凝土束结构,是一种结合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优点的结构形式,它将钢管的强度、刚度和混凝土的耐久性、承载力有机结合起来,常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该标准旨在确保钢管混凝土束结构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规范了结构的材料选用、尺寸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验收方法等关键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钢管和混凝土的配合方式、节点连接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检验与验收的标准等。它为钢管混凝土束结构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和验收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指南,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保障公共安全。
T∕CECS 546-2018 钢管混凝土束结构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5.2.5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判断,确
、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依据。体型复杂、结构布置复杂的 建筑结构,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的结构分析软件进 体计算。
5.3.1结构弹塑性分析时,应计入梁的弹塑性弯曲变形、柱在轴 力和弯矩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以及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弹塑性 剪切变形
滞回可不计入刚度退化;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可采用纤维模 型或分层壳,材料的恢复力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采 用。
5.3.3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结构弹塑性计算时GB/T 2900.99-2016标准下载,结构的阻尼比可 取0.05
5.3.4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弹塑性时,应符
1可在结构的各主轴方向分别施加单向水平力;水平可作 用在各层楼盖的质心位置,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2结构的每个主轴方向宜采用不少于两种水平力分布模式 其中一种宜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得到的水平力分布模式相同
5.3.5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弹塑性时,应符
1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单向水平地震输入,对体型复杂或特 别不规则的结构,宜采用双向或三向水平地震输入; 2地震波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有关规定
6.1.1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中的钢管束可采用冷弯U型钢或矩 形钢管拼装形成,也可局部采用钢板(图6.1.1)的连接构造。
形钢管拼装形成,也可局部采用钢板(图6.1.1)的连接构造
6.1.2钢管束中单个空腔截面最大边尺寸不小于800mm时,宜 在该腔内壁上焊接栓钉、竖向加劲肋等措施 6.1.3L形、T形、工字形钢管混凝士束剪力墙各肢中,截面宽度 与墙体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应大于4。 6.1.4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层高以及无支长度 的1/30。L形、T形、工字形墙体厚度不应小于130mm,一字形墙 体厚度不应小于150mm。 6.1.5L形、T形、工形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可取每片一形墙肢的内力和支承务件分别验管
6.2.1弯矩作用在一个主平面内的一字形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 压弯构件,其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N +(1一α) Mx 1/y Nu Mux Mx/Mux<1/y α.=f.A. /N.
式中:N 轴心压力设计值(N); 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计算; M 墙肢平面内的弯矩设计值(N·mm): Mux一 只有弯矩作用时墙肢的平面内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 mm),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计算; α 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 系数,无地震作用组合时,=;地震作用组合时, =YRE,按第3.3.1条、3.3.2条取用; 钢管束内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Aco一 钢管束内部混凝土的截面面积(mm)。
6.2.2弯矩作用在一个主平面内的一字形钢管混凝
平面内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列公
M N NEx M Mx ≤1/ NMux 0.8 NEx Nex NEx= 1. 1 元E Nex = N. f
N M ≤1/ 1.4M,
墙肢平面外的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本标准第6.2.4条 的规定计算。 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入。≤0.215时:
当入。<0.215时
式中:9一 轴心受压构件在所计算方向上的稳定系数; 入。一一轴心受压构件在所计算方向上的正则化长细比,按本 标准6.2.5的规定计算。 2当入。>0.215时:
P= [(0.965+0.300入+入)— 2入
(0.965+0.300入。+入)—4入
6.2.5轴心受压构件的正则化长细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入。 =α J 元NE 入=lo/ro I+IE./E NA.+A.f./f
式中:入一 轴心受压构件在所计算方向上的长细比; 1o一 轴心受压构件在所计算方向上的计算长度(mm),为 该方向上支承点之间的距离: ro一 轴心受压构件在所计算方向上的截面当量回转半径 (mm)。 6.2.6L形、T形、L形、工形等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压弯 构件,墙肢平面内的稳定性可按各墙肢计算;墙肢的正则化宽厚比 入大于表6.2.6规定的限值时,应按本标准第6.2.9条的规定验 算墙肢平面外的稳定性。
三边、四边支承墙肢正则化宽厚比入
注:1三边支承墙肢指L形、T形、形、工形截面的翼缘墙肢以及T形截面的腹 板墙肢。四边支承墙肢指形和工形截面的腹板墙肢
6.2.7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墙肢正则化宽厚比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6.2.7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墙肢正则化宽厚比应按下列公式
Nuk 入=NNe Nuk=fA,+fkA N.. = k元" D/ h
式中:Nuk 轴心受压承载力标准值(N); Ner 临界压力(N); D 墙肢平面外单位长度的抗弯刚度(N·mm); t, 钢管束壁板厚度(mm); h 墙肢的宽度(mm),对翼缘墙肢为bm或b2,对腹板 墙肢为6w(图6.2.7); e 钢材、混凝土的泊松比; fyfek 钢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N/mm²): 屈曲系数,按本标准第6.2.8条的规定计算
6.2.8根据墙肢类型和受力情况,屈曲系数k的计算应符合下列
式中h一 墙肢平面外的计算高度(mm),取平面外上、下 的间距。 2四边支承墙肢时,屈曲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轴心受压:
k=2十h²/h十h/h K=4
6.2.9三边支承或四边支承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压弯墙肢验 简球肤平而处的稳定性时应饮合下列规宝
墙肢平面外的稳定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四边支承墙肢时,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M, 墙肢平面外的弯矩设计值(N·mm); Muy 只有弯矩作用时墙肢的平面外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N·mm); dny 沿墙肢平面外方向,钢管束内混凝受压区高度 (mm); PN 轴心受压荷载作用下墙肢稳定系数; PM 只有弯矩作用下墙肢稳定系数: 入pN 轴心受压荷载作用下墙肢正则化宽厚比,按本标准 第6.2.7条计算; 入M 只有弯矩作用下墙肢正则化宽厚比,按本标准第 6.2.7条计算。 2三边支承墙肢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N M 0.85My ≤1/ PNN. OMM. Muy
6.2.10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拉弯墙肢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 求:
N Mx 1/ fA.0 M.x
(6. 2. 10)
式中:N, 轴心拉力设计值: A0 钢管束外围钢管的截面面积(mm²),计算钢管束开 孔削弱处截面的强度时,应取净截面计算; f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计算钢管束开孔削 弱处截面的强度时,应取f=0.7f,f.为钢材抗拉强 度最小值。
(6. 2. 11)
式中:V 墙肢的剪力设计值(N): Anw一 墙肢中与剪力方向平行的钢板净截面面积(mm); 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
6.3.1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墙肢可采用翼墙或钢管混
6.3.1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墙肢可采用翼墙或钢管混凝土端 柱作为其平面外的支承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翼墙或端柱在被支承墙肢平面外方向应以钢梁作为支承 点并应进行稳定性验算,且该方向上的正则化长细比入。不应大于 0.215; 2翼墙长度不小于其厚度的4倍或端柱边长不小于墙肢厚 度的2倍(图6.3.1)。
6.3.2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e不宜超过 表6.3.2规定的限值。
表6.3.2混凝士工作承担系数限值
注:1表中入取墙肢两个方向较大的长细比; 2入在整数之间时,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可按线性插值取值: 3三边、四边支承的墙肢,其面外长细比可按下式计算:入=入pN元/E/Jy。
3三边、四边支承的墙肢,其面外长细比可按下式计算:入=入pN元VE/y。 6.3.3 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3.3规定的限值。
表6.3.3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注:墙肢轴压比是指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肢的 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
6.3.4一字形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轴压比限值应比本标准表6.3.3的规定值减少0.1: 2一字墙的长细比入不应大于80/235/f,。 6.3.5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中的钢管束壁板厚度不应小于 4mm,并应符合表6.3.5的规定:
T/CPCIF 0050-2020标准下载表6.3.5钢管束壁板宽厚比限值
钢管束腔与腔之间的喇叭形拼装焊缝的熔深不应小于 谋缝质量等级不低于三级,并应满足下式要求:
3mm,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三级,并应满足下式要求:
A.f+Afa 较小的一侧)的混凝土的截面面积(mm): h一焊缝计算高度(mm); H一一所取的构件横截面至反弯点之间的距离,可取该截 面以上三层层高(mm)。 .3.7钢管束上宜避免开设洞口。当无法避免时,宜开圆形洞 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口宜设在墙肢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2洞口符合以下要求时,结构整体计算中可不其考虑影响: 1)在整个墙肢的宽度和高度范围内,洞口边与墙肢两端的 净距及洞口与洞口之间的净距不小于洞口的直径或最大 边长,且不小于400mm; 2)在每层层高范围内,洞口立面面积不大于墙肢立面面积 的15%; 3洞口周边可采用套管、钢管束外贴板、局部钢管束壁板加 厚等补强措施,补强后的截面承载力不应低于未开孔截面的承载 力; 4洞口的尺寸和位置应避免形成不利于束内混凝土浇灌的 较小空腔。 时应符合本条第1款~第4款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CJJ 60-2011: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无水印,带书签)2.6Mp/l.≥>0.58Awf M,=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