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pdf简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技术规范,全称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这部规程是根据国家相关建筑法规和标准制定的,主要用于指导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JGJ 3-2010涵盖了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各种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材料选择、构造措施、抗震性能、裂缝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它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中的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为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提供了科学依据。规程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对于参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检验及管理人员来说,这部规程是必须遵守和参考的重要技术文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pdf部分内容预览:
构竖向振动加速度可按本规程
表3.7.7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
娄盖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为2Hz~4Hz时,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线性插值选取
高层建筑结秘件载力应按列公式验算: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DB13/T 2801-2018标准下载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YS 武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 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 于1.0; S一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5.6.1~ 5.6.4条的规定; R一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E一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8.2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 按表3.8.2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 R一一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YRE一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8.2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 按表3.8.2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 数应按本规程第11.1.7条的规定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的承载 系数均应取为1.0 安表3.8.2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 应按本规程第11.1.7条的规定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 且合时,各类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取为1.0。 表3.8.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9.1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 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 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 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 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9.2当建筑场地为Ⅲ、V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 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9.3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抗震 设防分类、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 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3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 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 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 二、二、三、四级” 的简称。 表3.9.3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住: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其转换框架和底部加强部位筒体的抗震等级应 表中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规定采用。 3.9.5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 固端时,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 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 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 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3.9.6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的抗震等级,除应 按裙房本身确定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 构在裙房顶板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 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9.7甲、乙类建筑按本规程第3.9.1条提高一度确定抗震措 施时,或Ⅲ、N类场地且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 的内类建筑按本规程第3.9.2条提高一度确定抗震构造播施时, 如果房屋高度超过提高一度后对应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则应采 取比对应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10.1特一级抗震等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钢筋 凝土构件的所有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本节的有关规定。 3.10.2特一一级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士柱; 2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柱端剪力增大系数vc应增 大20%; 3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入,应按本规程 表6.4.7规定的数值增加0.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构造配筋百 分率,中、边柱不应小于1.4%,角柱不应小于1.6%。 3.10.3特一级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端剪力增大系数b应增大20%; 2梁端加密区箍筋最小面积配筋率应增大10%。 3.10.4特一级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钢管混凝土柱。 2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莲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 1.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m%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 数mvc应增大20%;地震作用产生的柱轴力增大系数取1.8,但 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3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入,应按本规程 表6.4.7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 3.10.5特一级剪力墙、筒体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1.1的增大系数,其 也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1.3的增大系数;底部加强部位的剪 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1.9倍采用 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 1.4倍采用。 2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 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 为0.40%。 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 小于1. 2% 。 4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 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各延伸一层。 5连梁的要求同一级。 3.11.1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的特殊性、选 构抗晨性能设订分析缩格方案的特深性、选用适有 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并采取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的措施。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 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 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 结构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3.11.1),每个 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地震地面运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相 对应。 表 3.11.1结构抗震性能自标 表3.11.2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 续表 3. 11. 2 注:“关键构件”是指该构件的失效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或危及生命安全的严 重破坏;“普通竖向构件”是指“关键构件”之外的竖向构件;“耗能构件 包括框架梁、剪力墙连梁及耗能支撑等 3.11.3不同抗震性能水准的结构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设1 1第1性能水准的结构,应满足弹性设计要求。在多 震作用下,其承载力和变形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在设 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 Rd、YRE 分别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和承载力抗震调 整系数,同本规程第3.8.1条; SGE、YG、YEh、YEv 同本规程第5.6.3条;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构件内力,不需考 虑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 Se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构件内力,不需考 虑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 定,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 SGE + Sehk + 0. 4Sevk ≤ Rk SGE + 0. 4Senk + Sevk ≤ R 3.12抗连续倒塌设计基本要求 3.12.1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建筑结构应满足抗连续倒塌概念 设计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拆除构件方法进行抗连续倒塌 设计。 1应采取必要的结构连接措施,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2主体结构宜采用多跨规则的超静定结构。 3结构构件应具有适宜的延性,避免剪切破坏、压溃破坏, 锚固破坏、节点先于构件破坏。 4结构构件应具有一定的反向承载能力。 5周边及边跨框架的柱距不宜过大。 6转换结构应具有整体多重传速重力荷载途径。 7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宜刚接,梁板顶、底钢筋在支座处 宜按受拉要求连续贯通。 8钢结构框架梁柱宜刚接。 9 独立基础之间宜采用拉梁连接。 3.12.3抗连续倒塌的拆除构件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逐个分别拆除结构周边柱、底层内部柱以及转换桁架腹 杆等重要构件。 2可采用弹性静力方法分析剩余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3 剩余结构构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1逐个分别拆除结构周边柱、底层内部柱以及转换 杆等重要构件。 2可采用弹性静力方法分析剩余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3剩余结构构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3. 12. 3) 式中:S 剩余结构构件效应设计值,可按本规程第3.12.4 条的规定计算; R.剩余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可按本规程第 3.12.5条的规定计算; β一一效应折减系数。对中部水平构件取0.67,对其他 构件取1.0。 5.12.4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时坝区节水灌溉工程招标文件.pdf,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 式确定: SanaSck+ZqSQi,k)+wSw 武中:SGk 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 SQ.k 第2个竖向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 Swk 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 中qi一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w一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2; d 竖向荷载动力放大系数。当构件直接与被拆除竖 向构件相连时取2.0,其他构件取1.0 3.12.5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混凝土强度可取标准值;钢材 强度,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可取标准值的1.25倍,受剪承载 出玲管时可标准值 三环陈采构件不能两结构抗延倒骊设订要求的, 构件表面附加80kN/m²侧向偶然作用设计值,此时其承载 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Rd≥Sd Sa = SGk +0. 6SQk + SAd Sd = SGk + 0. 6Sok + SAd 武中:Rd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DB45/T 1896-2018标准下载,按本规程第3.8.1条采用; Sd 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k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Qk 活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Ad 侧向偶然作用设计值的效应。 4.1.1高层建筑的自重荷载、楼(屋)面活荷载及屋 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 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