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0399-2016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pdf简介:
"Q/GDW 10399-2016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pdf"是一个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CPEC)发布的标准文档,全称为《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技术规范》。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电气接口技术要求。它涵盖了接口的尺寸、形状、电气参数、安全要求、通信接口等内容,旨在确保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车辆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推动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该标准对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Q/GDW 10399-2016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与供电系统、电动汽车之间的接口定义,接口要求、技术要 求及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使用的带有车载充放电装置的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与电网之间的 电气接口。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代码(IP代码) GB/T11918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487.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20234.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0234.2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 GB/T29317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11918、GB/T18487.1、GB/T29317和GB/T2023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件
交流充放电装置ACpowerchargeanddischargeequipment 连接电网与带有车载充放电装置的电动汽车的电力装置GB 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实现电网为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和电动 汽车为电网提供交流电能。
4交流充放电装置与供电系统的连接
4.1.1 额定工作电压优选值如下: a)250 V AC; b) 440 V AC。 4.1.2额定电流优选值如下: a) 16 A AC:
b) 32 A AC; c) 63 A AC。 4.2连接方式 4.2.1动力线应固定安装,采用接线端子与供电系统连接,在供电侧安装有空气开关。 4.2.2交流充放电装置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与电网的实时数据交互。 4.3对端子的技术要求 4.3.1可拆线电器附件应装配用螺钉、螺母或等效件进行连接的端子。 4.3.2端子的机械强度应符合GB/T11918中的要求。 4.3.3端子应正确固定。 4.3.4端子应设计成具有足够的接鱼 损伤导线
在供电侧安装有空气开关。 2.2交流充放电装置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与电网的实时数据交互。
4.3对端子的技术要求
4.3.1可拆线电器附件应装配用螺钉、螺母或等效件进行连接的端子。 4.3.2端子的机械强度应符合GB/T11918中的要求。 4.3.3端子应正确固定。 4.3.4端子应设计成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将导线夹紧于金属表面之间但不会损伤导线。
5交流充放电装置与电动汽车的接口
5.1电气接口功能定义
交流充放电装置与电动汽车的电气接口定义如图1所示。
1交流充放电装置与带有车载充放电装置的电动汽
Q/GDW103992016
表1车辆连接器接口的一般要求
5.2.1车辆连接器的型式
在充放电连接过程中,首先接通保护接地触头,最后接通充放电控制导引触头与充放电连 头。在脱开过程中,首先断开充放电控制导引触头与充放电连接确认触头,最后断开保护接
5.2.6.1车辆连接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经受了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冲击后,仍能维持标识所 示的防护等级。 5.2.6.2车辆连接器应经受定频振动试验和扫频振动试验。经振动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 应无松脱现象。 5.2.6.3车辆连接器外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至少可以抵抗车轮碾压。
5.3车辆连接器技术要求
Q/GDW103992016
5.3.2.1车辆连接器在加载额定电流范围内最大值和环境温度为40℃条件下进行测试时,在正常操 作过程中可以握住的充放电连接部件其允许温度如下: a)金属部件不得超过50℃; b)非金属部件不得超过60℃。 5.3.2.2可以接触但不能握住的车辆连接器部件最大允许温度如下: a)金属部件不得超过60℃; b)非金属部件不得超过85℃。 5.3.2.3车辆连接器的结构应能保证其在正常使用时的端子温升不会超过50K。
5.3.3.1橡胶和热塑性材料的耐老化
车辆连接器带橡胶或热塑性材料外壳及弹性材料的部件,诸如密封环和密封垫,应具有良好的耐 化性能。
5.3.3.2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
5.3.3.3腐蚀与防锈
装置接口的腐蚀与防锈应满足GB/T11918的相关
5.3.4.1车辆连接器的设计应能保证操 用时不会触及到车辆连接器的带电部件。 5.3.4.2不准许意外地将车辆连接器触头的任意 导电部分接触到电动汽车车辆插座的外壳,也不准许 意外地将电动汽车车辆插座的任意 接器的外壳
5.3.5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应符合GB/T11918中的相关要求。 5.3.6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应行
车辆连接器的最低防护等级为IP54。
空载时10000次。 注:一次操作等于一次连接加一次断开
软电缆及其连接应满足GB/T11918、GB/T5013和GB/T5023的要求。
电气接口应包括如下标识: a) 按电气接口的匹配符予以标识 b) 额定电流,单位为安培; c) 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 d 制造商名字和商标:
e)型号:型号可以使用产品目录编号
7.2 使用标识符号如下: a) 安培:A; b) 伏[特]:V; c) 赫[兹]:Hz; d) 保护接地:或+或N; e) 交流电:~或a.c.; f) 直流电:或d.c.; g) IP代码(GB4208的防护等级):IPXX(有关数字)。 7.3结构部分参照GB/T20234.2。
7.3结构部分参照GB/T20234.2
/GDW10399201
D/GDW103992016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GDW10399201
..编制背景... 编制的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4主要工作过程... 5标准结构和内容.. 6条文说明
制的主要原则.. 其它标准的关系, 要工作过程.. 准结构和内容.. 文说明
Q/GDW103992016
CJ∕T 127-2000 压缩式垃圾车Q/GDW103992016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5年度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 (2015)4号文)的要求编写。 随着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渐发展,Q/GDW1234一2014的发布以及充电接口的大范围应用, Q/GDW399一2009中某些条款内容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函需对相关标准条款进行修订与完善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结合公司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充分考虑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修订本标准。 在标准修订的过程中,与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单位和电动汽车企业进行沟通和技术交流,并结合相关 国标和行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标准中需要修订和完善的条款内容
示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 示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问题
2015年3月,成立标准编写组。标准编 内现有标准,依据电动汽车文流充 气接口规范的实际使用情况,拟定修订草案, 2015年3月30日,召开内部讨论会,讨论了现有交流供电装置在当前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 明确的技术细节内容,形成标准草稿。 2015年4月24日,召开标准统稿会,会上对标准中的修订条款进行逐条讨论。会后编写组根据讨论 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29日,上海电力公司发布征求意见函,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5年5月31日,编写组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并完成征求意见汇 总表。 2015月6月11日,公司电力营销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在北京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为:协商 致,同意修改后报批。 2015月7月,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后形成报批稿
GB∕T 28890-2012 建筑陶瓷机械术语Q/GDW1039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