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9/T 001-202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09/T 001-2021 阜新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道路勘测设计标准.pdf简介:
DB2109/T 001-2021《阜新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道路勘测设计标准》是一部地方标准,适用于阜新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的道路勘测与设计工作。该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道路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道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该标准可能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交通设施、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内容可能涵盖道路的规划、测量、设计参数、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以保障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道路设施能够满足当地的交通需求,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由于这只是一个标准的名称和版本,具体的内容需要查阅标准全文才能了解详细信息。
DB2109/T 001-2021 阜新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道路勘测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注:①对工程粒径0~3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大于2.36mm的颗粒含量。 ②对工程粒径0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大于4.75mm的颗粒含量 ③对工程粒径3~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①对工程粒径0~3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大于2.36mm的颗粒含量。 ②对工程粒径0~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大于4.75mm的颗粒含量 ③对工程粒径3~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8.3.5.4.5天然砾石或粗砂作为细集料时,其颗粒尺寸应满足工程需要,且级配稳定,超尺寸 颗粒含量超过本细则或实际工程的规定时应筛除。 8.3.6基层材料分档与掺配 8.3.6.1混凝土田间道基层可选择不少于三档备料。 8.3.6.2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26.5mm和31.5mm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砾石的备料规格 宜符合表36的规定
某4层中学教学楼全套设计(含计算书,建筑图、结构图)表36不同粒径混合料的备料规格
表3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的推荐级配范围(%)
②被稳定材料的液限宜不大于28%,塑性指数宜不大于7
8.3.7基层质量标准
8.3.7.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砂砾石基层的压实度应大于等于97%。 8.3.7.2基层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8的规定
8.4.1遇有以下情况时,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a)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表12)时,应设置防冻垫层, 使路面结构厚度符合要求。防冻垫层宜采用碎石、砂砾等颗粒材料,小于0.075mm的细粒含 量不宜大于5%。 b)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两侧有滞水可能渗入路面结构内、黏质土地段地 下水位埋深小于0.5m或粉质土地段地下水位埋深小于1.0m时,宜设置排水垫层和隔离层,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垫层宜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其厚度不宜小于300mm。排水垫层材料宜 选用天然砂砾或中粗砂。 2)隔离层可选用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复合防排水板等土工合成材料,防渗材料的厚度、 材质及类型应根据气候、地质条件确定,土工合成材料应符合现行JTGTD32的规定。采用复 合防排水板作为隔离层时,可不设防水垫层。 c)为满足路基填土高度要求时,应设置填土垫层,厚度不得小于150mm。填土垫层可采 用山皮石、稳定土等材料。山皮石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山皮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20mm,且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三分之二。 2)粒径20mm~120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50%,不均匀系数应大于等于5,曲率系数宜 为1~3。 V 3)石料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大 4)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宜为8%~15%。 8.4.2在填方路段,垫层每侧比基层宽300mm以上;在挖方路段,如需要设置垫层时,其宽 度可与基层同宽。 8.4.3垫层的压实度应大于等于95%,最小承载比CBR不应小于5%。基层外形尺寸检查项目、 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9的规定。
表39垫层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
8.5.1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混凝土田间道路床的压实度应 大于等于95%,砂石路路床的压实度应大于等于94%。 3.5.2路床顶面的综合回弹模量值不得低于40MPa。否则,应选用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粗 粒土或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作路床换填料,其承载比CBR不得低于5%,并合理确定换填 深度。 8.5.3稻田、池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 料等处理措施。 8.5.4软土地基浅层可采用砂、砂砾、碎石等粒状材料进行换填,宜设置为排水垫层,其厚度 宜为0.5m,铺设宽度应为路堤底宽且两侧各外加0.5~1.0m。 8.5.5翻浆路段应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根据当地标准冻深确定,不得小于 1.0m。换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天然砂砾、山皮石等。 8.5.6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9.1.1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 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 9.1.2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以及易水毁路段,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针对其工程特性 进行路基防护设计。对存在稳定性隐惠的边坡,应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保 证边坡稳定。 9.1.3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设置在稳定的边坡上。当土质和气候条件适宜时,宜采用植物防护; 当植物防护的坡面有可能产生冲刷时,应设置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当路基稳定性不足 时,应设置必要的支挡加固工程。 9.1.4防护支挡结构所用材料的强度应不低于表40的要求,其他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 准的规定。
表40防护、支挡结构材料强度要求
9.1.5地下水较丰富的路段,应做好路基边坡防护与地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 9.1.6沿河路段必须查明河流特性及其演变规律,采取防止冲刷路基的防护措施。凡侵占、改 移河道的地段,必须做出专门防护设计,避免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 房屋等。
和地基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挡土墙位置、 起点、长度和高度,并按表43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适宜的挡土墙类型。
表43挡士墙类型及适用条件
9.4.2挡土墙设计应按JTGD30的规定采用以极限状态设计的分项系数法为主的设计方法,车 辆荷载计算应采用附加荷载强度法。挡土墙设计应进行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算,以及挡土墙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整体稳定性验算。 9.4.3挡土墙宜采用明挖基础。基础的理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0m。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基底应置于基岩未风 化层以下。 b)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应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 小于1.0m。 c)当冻结深度大于1.0m时,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25m,并应对基底至冻结线以 下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采取措施,防止冻害。 d)路堑挡土墙基底在路肩以下不应小于1.0m,并低于边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m。 e)基础位于稳定斜坡地面上时,墙趾埋入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表44的规定 位于纵向斜坡上的挡士墙,当基底纵坡大于5%时,基底应设计为台阶式
表44墙趾最小埋入深度和距地表水平距离
《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24275-2009》9.4.4挡土墙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做好挡土墙与路基或其他构造物的衔接处理。挡土墙与路堤之间可采用锥坡连接, 墙端应伸入路堤内不小于0.75m;路堑挡土墙端部应嵌入路堑坡体内,其嵌入原地层的深度 土质地层不应小于1.5m,风化软质岩层不应小于1.0m,微风化岩层不应小于0.5m。 b)墙身应设置倾向墙外且坡度不小于4%的排水孔,墙背应设置反滤层。排水孔的位置及 数量应根据挡土墙墙背渗水情况合理布设,排水孔可采用管型材料,进水口应设置反滤层,并 宜采用透水土工布。墙背反滤层宜采用透水性的砂砾、碎石,含泥量应小于5%,厚度不应小 于0.50m。 c)具有整体式墙面的挡土墙应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沿墙长度方向在墙身断面变化处、 与其他构造物相接处应设置伸缩缝,在地形、地基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 并设置。 d)路肩式挡土墙的顶面宽度不应侵占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基宽度范围,其顶面应设置护 45发业
9.5.1对于土质、岩质边坡,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其锚固段应设置在稳定的岩层中,腐蚀性环 竟申不宜采用预应力锚杆。对软质岩、风化岩地层,宜采用压力分散型锚杆。预应力锚杆可与 金属网或塑料网、喷射混凝土、框架梁或地梁等配合使用。 9.5.2对于硬塑或坚硬的黏质土、胶结或弱胶结的粉土、砂土、砾石、软岩和风化破碎岩层等 构成的路边坡,可采用土钉支护。在腐蚀性地层、膨胀土、软黏土、土质松散、地下水较发 育及存在不利结构面的边坡,不宜采用土钉支护。土钉可与金属网或塑料网、喷射混凝土、框 架梁或地梁、挡土板等配合使用。 9.5.3对于不稳定山体或特殊路基,可采用抗滑桩。抗滑桩宜选择在滑坡厚度较薄、推力较小、 锚固段地基强度较高及有利于抗滑的位置设置,桩的平面布置、桩间距、桩长和截面尺寸等应 综合设计,保证滑坡体不越过桩顶或从桩底和桩间滑动。 9.5.4抗滑桩可与预应力锚索联合组成抗滑支挡结构,锚索的锚固段应置于稳定岩层内。设计 时应保证施加预应力锚索的抗滑桩与预应力锚索的变形协调,不应使锚索在受剪状态下工作。 9.5.5预应力锚杆、土钉支护、抗滑桩的设计要求应符合JTGD30、GB50086、JTG3362和国 家现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10.1.1混凝土由间道路基高度以高于两侧地面20cm~30cm为宜。沿河及常年积水区13EZ001 湖北省市政公用工程细部构造做法,其路 基边缘高程应高出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雍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 10.1.2砂石路面、不规则块石路面和泥结碎石路面,路面高度应高于两侧地面20cm~30cm。
10.2.1路基路面排水应综合设计,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 并与土地整治项目区整个排水系统相协调,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10.2.2混凝土路面横坡坡度宜为1%~2%,村屯内可适当提高。土路肩表面、砂石路面、不 规则块石路面和泥结碎石路面的横坡坡度宜为2%~3%。 10.2.3道路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采用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路段,应适当增加 路拱坡度或作专门的道路排水设计。 10.2.4边沟横断面形式可采用三角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边沟的纵坡坡度宜与路线纵坡坡度一致,且不宜小于0.3%;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 0.1% b)边沟出水口的间距,梯形、矩形边沟不宜超过500m,多雨地区不宜超过300m;三角 形和碟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 c)当边沟冲刷强度超过表45所列的明沟最大允许流速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加固措施。
表45明沟最大允许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