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城市主干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4822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城市主干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简介:

"城市主干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这个文件名通常指的是一个关于城市主干道路施工的具体规划和管理的详细方案。这个文档可能包含了以下内容:

1. 项目概述:对主干道路施工项目的总体介绍,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规模、地理位置等。

2. 施工计划:详细列出施工的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进度安排。

3. 施工组织:描述施工队伍的配置、责任分工、施工流程和组织架构,可能涉及的设备、材料和施工技术。

4. 安全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5. 环保及文明施工: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以及如何做到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6. 应急处理:制定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

7. 质量控制: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包括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质量保证体系。

8. 成本预算和风险管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预算和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估。

这个文件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文件,用于指导施工过程,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城市主干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部分内容预览:

①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地建设。 ②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③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或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排水或灌溉用水处 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 ①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 ?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 ③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 ?修通运输便道。 ③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 ?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施工技术准备 1)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 ②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③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④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③对借土区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 ③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 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 ③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 (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技术标准

测量技术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排水及路面坡度。 (2)技术措施 1)根据指挥部提供的导线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 网,并得到监理和指挥部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 ②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 中的准确性。对导线点将桩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 ③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每个月检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施工误差 4施工前,对所使用的经纬线仪、水准仪、测距仪等进行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测量建立复核制度,避免错误。 ③进场后在监理的陪同下对路基断面进行复测,并将测量详细资料及结果报业主及监理。 ?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

的地段作试验路段,试验路段施工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通过试验路段施工提出标 准的施工方法和优化施工工艺来指导大面积的路基填筑施工,并掌握路基施工时的各技术指 针和保证路基质量的控制手续和有效方法 4、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质量标准 沟槽底高程:0,一30mm 平基管座砼强度:满足设计强度 平基高程:0,一15mm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管座:肩宽+10mm,一5mm肩高:±20mm 安管:中线位移15mm 管内高程:±10mm 接口:宽度:+5mm,0厚度:+5mm,0 检查井:井身尺寸:±20mm 井盖高程:非路面±20mm路面:与道路一致 井底直径:D≤1000mm时,±10mm;D>1000mm时,±15mm (2)、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主排水管沿路中央绿化带布置,西起P1号井,东到P50号井,全线分二个施工段(即A、 B两段)从西往东南分段施工。各施工段划分情况:从P1号井至P20号并为A段,P21 号到P50号为B段,长214m。每施工完一段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砾。 (3)、工艺流程 地下管线探明→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砼平基→安管→砼管接缝处理→砌检查井→闭水实 验→回填级配砂砾 ①地下管线探明在进行图纸查阅、实地踏勘等调查后,对开挖区域中有管线但不明朗地段, 采用人工挖探槽的办法进行处理,并且在开挖时采用专人指挥,以免破坏管线。 ②测量放线 做好沟槽中心及开挖边线的定位,及中心标高的测定,并加密方便施工的导线点和水准点 使施工中随时测量各工序位置和高程。 a核对水准点并沿一每隔60m建立一处临时水准点。 b测量管道地面高程、管道中心线、开挖槽边线以及构筑物位置。 C根据各管线单位的交底以及项目部现场实地调查情况,与各管线单位联系以及协调,排出 管沟开挖范围内的埋理地管线。 d待开挖试坑后再确定其开挖边坡值及支挡方案。 ③沟槽开挖 a各施工段土方均采用单斗1.25m3反铲挖掘机施工,先深后浅,机械挖至路槽底20cm 左右人工清槽,这样可防止超挖对基底土的扰动。 b沟槽排水采用集水并排水法,在沟槽的两侧挖出排水明沟,其断面为200×300,(详见 TS01图)以3%的坡度坡向集水井,集水井每隔50m设一个,断面为1.2m×1.2×1.5m (沟底以下),集水井内水用100泥浆泵排出。 c沟槽测量控制采用坡度板控制,即沟槽机械开挖后在距槽底2.5m,位置埋设一根 15cm×15cm木板,间距为10米左右,在坡度板上钉管线中心钉和高程板高程板上钉高 程钉。 d土方开挖后,如土质松软,出现跨方现象即采用横板密撑。e开挖后的土方自卸汽车进 行外运。 f管道基础开挖请示指挥部、监理及时做好验槽。

c施工要点 垫块应位置平稳,并测量高程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管子的对口间隙控制在10mm左右。 管口接头处应凿毛洗净。 ?砼接缝处理 接口为钢丝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抹带前将已凿毛的管口洗刷干净,并刷水泥浆一遍,在抹带 的两侧安装弧型边模,然后分层进行压抹砂浆和安装钢丝网,抹带砂浆外光内实,钢丝网平 整,抹带宽度偏差在±5mm内。

管口接头处应凿毛洗净。 6砼接缝处理 接口为钢丝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抹带前将已凿毛的管口洗刷干净,并刷水泥浆一遍,在抹带 的两侧安装弧型边模,然后分层进行压抹砂浆和安装钢丝网,抹带砂浆外光内实,钢丝网平 整,抹带宽度偏差在±5mm内。 ?砌检查井 a施工流程:放出井中心线→按半径摆砖→按检查井半径摆出井壁砖墙大样→井壁砌筑→井 盖安装→内壁抹灰分层压实。 b排水管管口伸入井室30mm,管顶砖砌圈加固,以减少管顶压力。 C砌筑检查并的预理支管,随砌随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流管内管径、方向、标高, d、为保证机械施工不受影响,路基内的检查井和雨水井的砌筑分四次完成:第一次砌至路 未设计标高下20cm,然后用2cm厚的钢板盖实,并作好标志,路基施工时,使用机械开 挖、平整、压实不受其影响,待下基层施工完毕后,再开挖加砌。第二、三次分别施工至下 基层、上基层下10cm的位置,第四次待路面沥青层施工完毕后,砌至设计位置。路面层 井周围的回填采用路面层的同种材料,并用打夯机分层夯实。 闭水实验 a在检查井砌、粉后,分段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时间,为管道试验段(一般4个井段) 翟满水后浸泡1一2查夜进行。 b闭水试验时对接口和管身进行外观检测,以无漏水和无严重漏水为合格,且应按附录闭水 法试验进行,实测排水量应不大于允许渗水量Q=1.25D。 ?回填级配砂砾 当砼圆形管道接口带和接缝水泥砂浆强度不小于5N/mm2时,进行沟槽砂砾回填,回填时 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应由沟槽两则同时对称均匀回填,并且两侧高差控制在 30cm以内,以防管道位移,明沟集水并底从相邻水并的分岭处开始向集水并延伸回填。每 一回填层厚不大于30cm就用水夯夯实,并测定基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入上层回

接口为钢丝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抹带前将已凿毛的管口洗刷干净,并刷水泥浆一遍,在抹带 的两侧安装弧型边模,然后分层进行压抹砂浆和安装钢丝网CJ∕T 183-2003 钢塑复合压力管,抹带砂浆外光内实,钢丝网平 整,抹带宽度偏差在±5mm内。

6、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沥青路面采用沥青砼自动拌和站拌和,摊铺机摊铺的方法施工,摊铺机动车道时两台摊铺机 联合作业,全幅路面一次摊铺成型。 1粘层施工 在基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粘层施工。 a在洒布乳化沥青前,必须把表面的松散物质、脏物或尘土清扫干净,对粘在表面的土块, 应用水清洗干净,此项工作必须达到监理工程师满意为止。 b按设计规定喷洒乳化沥青透层后,宜立即喷洒均匀集料。 ②透层施工工艺

.沥青拌和站的建设:沥青拌和站采用进口设备,最大产量应不小于200t/h,且应自动 计量,称量准确(骨料土3kg,沥青±0.1kg),温度控制好(±1℃),除尘效果好。 b.材料料场的确定。根据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对选择料场的材料 进行试验,确定符合标准要求并令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满意的材料料场。 .材料的备料。根据初步确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规格的材料用量,及各结构层的施工 进度计划安排,组织备料。 d.进场材料的堆放。料场的底部采用20cm的C15砼铺筑,砌24红砖墙分隔不同规格 的集料,以保证集料的质量:玄武岩采用水洗的方法提高沥青的握裹力;为了减少集料的含 水量,应在料场设置2%的坡度,并在坡度较低的一侧设置足够的排水沟,以保证雨水或地 表水排出料场外。 e、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类型级配曲线, 选择已进场或具有施工代表性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矿料,根据矿料颗粒组成,用图表法或试 算法确定符合级配曲线要求的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确定出最佳(改性 沥青用量。并在试验段开工前28天报监理工程师。 B试验段的施工 根据技术规范,沥青砼路面施工前,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施工程序和工艺操作详细说明文件, 并提交试验路段开工申请,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铺筑试验路段,以检验施工工艺和各种 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匹配,获得改(性沥)青砼生产施工的技术指针。 C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