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方案简介: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地区。其主要步骤如下:
1. 基础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精确测定桩位,然后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开挖孔洞。
2. 孔洞开挖:人工或机械挖孔,根据桩的深度和直径,采用掏槽、阶梯式开挖等方式,确保孔洞的垂直度和尺寸。
3. 孔底处理:挖完孔后,清理孔底,确保干净无杂物,如有必要进行加固处理,如铺设垫板、填充混凝土等。
4. 桩身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混凝土桩身,可以使用钢筋骨架或者现浇混凝土。
5. 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泵入孔内,通过振捣棒等工具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保持孔内液面稳定。
6. 桩顶封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封顶处理,如设置混凝土帽或者碎石层。
7. 桩身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增长。
8. 桩基验收: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桩基验收,确认桩身质量和承载力。
施工方案应根据地质条件、施工设备、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包括开挖深度、直径、施工进度计划、安全防护措施等。在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效率、成本和环保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本工程采用的桩采用人工挖孔井内抽水,分若干组进行成孔,每组选1~2个挖得较深的井作为该组挖孔的集水井。
a.土质较好时,人工挖孔应分节进行,第一节挖深0.50m,此后每节为1.00m。每节挖完后,安装护壁模板,浇筑混凝土护壁。待上一节砼护壁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模,进行下一节护壁的施工,依次循环施工。
b.如在流砂、流泥区段施工,每节高度应小于0.5m。如遇特殊情况,应采用护壁侧向锚筋、钢护筒和预制沉井进行施工。上述方法都无法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用水下反循环机械灌注施工,以确保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为保证桩的垂直度,每浇灌完三节护壁,须核桩中心位置及垂直一次。
人工开挖并浇筑混凝土护壁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后进行桩孔验收,然后迅速进行扩大头施工。挖孔桩成孔后应将孔底浮土、杂物及时清理干净,要求清孔后孔底无浮土、沉渣,经有关人员验收后尽快浇筑封底混凝土。
浇灌完封底混凝土后,应尽快继续浇灌桩心混凝土。如因条件所限需延迟时,以后浇灌桩心混凝土。浇灌封底及桩心混凝土时,必须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口离混凝土土面不得大于2000,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500左右。桩心混凝土应一次灌注完成。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钢筋笼纵向钢筋的搭接采用焊接,优先采用对焊。d≤25钢筋允许采用搭接长度为45d,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桩身纵筋需每隔2米左右用直径为12的加劲箍筋与纵向钢筋焊接,桩箍筋与纵向钢筋采用点焊接。纵横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安装时,其外侧需要设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a.桩施工时必须隔桩分开施工。
b.每开挖一节必须做好砼护壁方可向下开挖。
c.灌注桩砼护壁在保证井壁安全的前提下,也应注意密实防渗;护壁浇筑时应振捣密实,上下井圈交接咬合紧密,保证护壁的密实性,防止渗水。
d.严格按配合比制作砼,灌注砼时严禁把砼直接从孔口投入,而应采用导管或串筒导入,防止砼离析。
e.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进行监控,如发现问题是立即停止施工并向有关人员反映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pdf,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f.现场配置鼓风机等设备向孔下送氧,以保证孔送氧,以保证孔内施工人工员的安全。必要时抽、送同时进行。
g.对每一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并按规定留混凝土试件,做好试压结果,整理好资料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和验收。
h.施工完毕的桩应按设计要求对其质量和承载能力进行检验鉴定,提供鉴定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桩承台、基础梁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