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0029 群体住宅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群体住宅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大规模的住宅建设项目,如小区、公寓楼等,进行的一项全面的施工计划和管理活动。它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组织和协调各个施工环节,确保项目的高效、安全、质量可控地进行。
群体住宅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如地理位置、建设规模、设计特点、合同内容等。
2. 施工总体部署: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流程、主要工程节点、施工顺序进行总体安排。
3. 施工进度计划: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4. 资源配置计划:包括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5. 施工工艺与方法:对主要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确保质量和安全。
6. 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7. 施工组织与管理:如施工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信息管理等。
8. 应急与变更管理:预设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以及对施工变更的管理流程。
群体住宅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它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影响。施工方需要根据这个设计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0029 群体住宅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闭合差的要求:
L:为附和线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T∕CAGHP 006-2018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试行).pdf,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 cm。
5、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由于几幢楼同时开工,为防止交叉干扰,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均在第一流水段内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200×10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2)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为:
(3)高程的竖向传递:工程结构施工时按划分的流水段,设标高传递点分别向上进行传递,以保证在各流水段施工层上附近有三个标高点,进行互相校核。:
1)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
2)各传递点的起始标高线为+1.00 m,应由附近的二个临时水准点确定。标高传递时采用钢尺沿铅直方向(经纬仪配合)向上量至施工层。钢尺丈量时应考虑各项改正数。在传递过程中应根据每层的误差进行上一层的调整,以防止层间误差的积累而引起总误差超限。
3)施工层抄平前,应校核下层传递上的三个标高点,校差小于3 mm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将水准仪放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一次精确抄平,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 mm。
(4)钢筋混凝土墙体施工测量:
墙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依据。测法和误差应符合上述施工层抄平的规定。
6、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如图示:
2)测设50 cm水平控制线:50 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 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 1 mm。防止误差扩大。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房间应小于2 m。
(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
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 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3、开挖形式及机械选择:
每幢楼采用大型机械及人工配合,开挖选用反铲挖掘机W—100两台及自卸汽车。
测量放线 → 挖除表面杂土 → 条基放线 → 人工挖条基
5、土方开挖:应同时开挖,并且合理组织,防止阻塞道路。
采用1:0.75自然放坡,机械大开挖挖除表面1.5米深杂土后,由人工挖带基。
(2)开挖过程中,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大开挖接近基底时,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300mm的标高,每隔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用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槽底标高,然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7、预留土留至钎探验槽前清理,验槽合格后立即打垫层。
(1)挖土过程中应由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控制桩上,并挖至基底标高,避免超挖。
(2)基坑边1米内严禁堆料或载重车辆穿行,设专人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
(3)坑内施工中,应派专人负责巡视,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通知撤离。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采购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钢筋的堆放:钢筋在现场的堆放应符合现场平面图的要求,并保证通风良好。钢筋下侧应用木方架起,高出地面。下雨前应用苫布盖严側 2、钢筋保护层:
基础:35mm; 梁柱、外墙外侧:25mm; 板、墙:15mm
(1)钢筋在钢筋棚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
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底板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局部辅搭接焊;其他部位的钢筋连接均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楼板、墙板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暗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5、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抽样、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6、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品保护,特别是负弯矩钢筋的保护,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7、搭接接头错开长度为钢筋直径的40倍且≥500,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根据混凝土强度为钢筋直径的41倍,且两根接头端部错开0.3倍的搭接长度,且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得多于50%。
(2)各层墙钢筋绑扎前应在楼板上按施工图放出所有墙、暗柱的边线和控制线。
(3)根据所弹墙、暗柱的边线校正连接筋。在墙两边立钢梯,在下部1 m处绑扎2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扎墙筋。绑扎时双排钢筋墙体水平筋应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并按要求设置拉结固定筋,呈梅花形布设,施工时一次成型,采用塑料垫块和附加钢筋梯形支撑的方法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
(4)墙体竖向分布筋应每隔一根接头错开,相邻接头间距不得小于500mm。
(5)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筋,墙体浇灌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凳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楼板钢筋绑扎后,严禁在上面行走。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
(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300 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300 mm时应按设计及相关设备安装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或小梁预埋件;在负弯筋处加设矮马凳。
11、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12、二次浇筑时,钢筋应先用钢筋扳手校正钢筋位置,调直、除污、除锈,然后再绑扎分布筋。
主体工程要达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标,主要依靠模板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方法正确。该工程墙体采用大钢模;顶板采用15mm厚竹胶合板,内外楞为白松。根据工期要求,墙体模板每栋配一套,顶板每套配三层。
2)为了保证模板接缝处的平整度,使砼表面无明显模板拼缝,解决模板接缝处漏浆的问题,所有模板横向接缝均采用企口连接,接头处加海绵条。
面板采用15 mm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50×70 mm白松木方,间距400 mm,主龙骨用70×100 mm白松木方,间距950 mm。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
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5 mm厚海绵条,见图。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楼板模板接缝处采用硬拼,并确保其接缝高差平整。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900 mm,上面设可调顶托,设两道水平杆。
(4)门、窗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使用工具式模板,见图。
楼梯模板采用12厚多层板配50×100 mm木方构成,在弹好位置线后支设,下部支撑同顶板,支设时按不同装修作法留出装修层。
2、支、拆模工艺流程:
DB52∕T 1704-2022 公路工程混凝土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规程设计模板图 → 模板拼装 → 刷脱模剂 → 弹模板位置控制线(距模板500 mm)→ 模内杂物清理 → 墙体复线 → 找平或铺胶条 → 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 → 支外侧模板 → 安装穿墙螺栓 → 支内侧模板 → 支钢管斜支撑 → 调整加固模板 → 预检模板并签字 → 砼浇筑 → 养护 → 检验砼强度 → 拆模申请 → 审批申请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剂 → 码放模板 → 进入下一循环。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 mm。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
(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流水作业。
(2)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1.2MPa。
(2)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污水施工方案,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