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X447线张家磨大桥加固工程施工工艺

浅谈X447线张家磨大桥加固工程施工工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3.2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458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浅谈X447线张家磨大桥加固工程施工工艺简介:

X447线张家磨大桥加固工程施工工艺可能因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有所不同,但通常这类大型桥梁加固工程会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步骤。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概述:

1. 工程评估与规划:首先,工程师会对桥梁进行全面的结构检查,评估其现有状况,确定需要加固的部位和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准备工作:清除桥面杂物,对桥梁表面进行清洁和防腐处理,确保加固材料与原结构良好结合。

3. 原位加固:可能采用的方法包括粘贴碳纤维布、预应力加固、增设钢梁或钢支撑等。这一步骤可能需要精确测量和切割,确保加固材料的准确安装。

4. 桥梁检测:在加固过程中和之后,会频繁进行结构健康监测,通过各种传感器收集数据,以确保加固效果并防止进一步损坏。

5. 表面处理:加固完成后,可能会对加固部位进行表面处理,如涂装防腐漆,以保护加固材料并提高桥梁耐久性。

6.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加固工程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要求。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流程,具体的施工工艺可能会根据桥梁材料、设计年限、损伤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环保标准。

浅谈X447线张家磨大桥加固工程施工工艺部分内容预览:

X447线是武山县通往漳县的县际公路,也是漳县通往国家级森林公园贵青山的必经之路。位于漳县县城出口附近K52+742处张家磨大桥修建于1976年,1977年11月建成通车。该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板桥,下部构造是为多柱式桥墩。桥梁总长72.60m,桥梁宽度6.90m。2006年5月定西公路总段组织人员对该桥进行了现场调查鉴定,专家组根据出现的病害进行了评定,确定该桥为四类桥,对该桥加固方案上报省局同意后,对此桥进行加固。

2 旧桥存在的主要病害

2.1 第一孔和第九孔板底及板侧面出现裂缝,缝宽0.2mm。

T/ZZB 1946-2020标准下载2.2 第二孔至第八孔板底出现网状裂缝。

2.3 桥墩顶部出现裂缝。

2.4 桥面板混凝土出现横向裂缝。

2.5 部分截水墙损坏。

3.1 对于全桥板底出现大于0.1mm裂缝采用压力注胶的方法进行封闭裂缝加固,再粘贴碳纤维布加固。

3.2 对于桥墩出现的裂缝采用压力注胶的方法进行封闭裂缝加固。

3.3 拆除原桥铺装层,在桥面板上植竖筋,植筋布置成5cm×50cm的梅花状,与铺装层钢筋焊接,铺装层采用15cmC40防水混凝土。

3.5 维修损坏的河床铺砌及截水墙,均采用M7.5浆砌片石。

4.1裂缝压力注胶工艺流程

4.1.1压力注胶工艺流程

裂缝压力注胶工艺流程框图

(1)裂缝调查及标注。对裂缝进行全面的调查,现场核实裂缝数量、长度、宽度等,并对裂缝编号,做为记录,绘制裂缝分布图。

(2)裂缝缝口表面处理,应使工作面平顺、干燥、无油污。处理范围沿裂缝走向宽30~50cm。

(3)缝口表面处理后,用环氧树脂胶泥加压刮抹。

(4)注胶嘴沿裂缝走向布置,间距视缝宽度一般为200~400mm.

(5)注胶压力一般为0.1~0.4Mpa.

(6)竖向、斜向乐风压浆应自上而下进行。

4.2粘贴碳纤维布工艺

4.2.1粘贴碳纤维布工艺流程

粘贴碳纤维布工艺流程框图

(1)将混凝土表面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部分清除,并进行清洗、打磨、待表面干燥后,用修补材料将混凝土表面凹凸部位修复平整。如果有毛刺,应用砂纸打磨。找平面用手触摸感觉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粘贴处阳角应打磨成圆弧状,阴角以修补材料填补成圆弧倒角,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5mm。

(1)调制好的底胶应及时使用,用一次性软毛刷或特制滚筒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不得漏刷、流淌或有气泡。待底胶固化后检查涂胶面,如涂胶面上有毛刺,应用砂纸打磨平顺,吐胶层被磨损,应重新涂刷,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底胶固化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若涂刷时间超过7d,应清除原底胶,用砂轮机磨除,重新涂抹。

4.2.4 粘贴施工要求

(1)在待加固的混凝土表面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确定纤维复合材料各层的位置。

(2)按照设计尺寸裁剪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0mm,搭接位置避开主要受力区。裁剪的纤维布材必须呈卷状妥善摆放并编号。已裁剪的纤维复合材料尽快使用。

(3)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前,应对混凝土表面再次拭擦,确保粘贴面无粉尘。混凝土表面涂刷胶黏剂时,应做到胶体不流淌;胶体涂刷不出控制线;涂刷均匀。

(4)粘贴里面纤维布时JJF(津) 01-2020 浮游菌采样器校准规范.pdf,应由上到下进行。用滚筒将纤维布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除去胶体与纤维布之间的气泡,使胶体渗入纤维布,浸润饱满。选用的滚筒应在滚压过程中不产生静电作用。

(5)采用多层碳纤维布加固的,前一层纤维布用手指触摸感到干燥后,立即涂胶黏剂粘贴后一层纤维布。

(6)最后一层纤维复合材料施工结束后,在其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浸渍树脂(面层防护),自然风干。

4.3桥面板植筋工艺

4.3.1施工工艺流程

4.3.2浇筑桥面混凝土前将原桥面拆除,并将院桥和泥土板顶进行拉毛处理,拉毛后的表面凹凸高差不小于6mm,并冲刷干净,以利有效结合,为了使桥面铺装与混凝土板完好连接,共同发挥作用,在原桥混凝土板上植筋,植筋间距为50cm+50cm的梅花桩,植筋深度为10cm,植筋时应避开和混凝土板钢筋,当无法避让时可是当调整植筋位。

4.5桥面铺装层防水混凝土和m7.5浆砌片石维修,河床铺砌给截水墙和施工工艺和要求不再繁述。

X447线张家磨大桥经加固后开发交通以来,加固部位和修复项目质量良好HJ 24-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pdf,美誉偶出现新的病害和质量问题,从我们实施加固方案后的效果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确保了大桥的安全运行,尽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抓严抓实抓细了各项施工工艺,但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桥梁加固中的广泛应用,仍需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对于桥梁加固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