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远达立交桥引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市远达立交桥引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410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市远达立交桥引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某市远达立交桥引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张拉。设计文件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值的75%。张拉控制应力按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应大于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75%。

、预应力构件的张拉顺序,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施工方便、操作安全等因素确定,一般分楼层、分部位、分段张拉。各楼层部位应遵循对称、均匀原则。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计算要求GB/T 38316-2019标准下载,确定采取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同时张拉,也可一端先张拉,另一端补张拉。

、同一束预应力筋,应采用相应吨位的千斤顶整束张拉,直线形或扁管内平行排放的预应力筋,当各根预应力筋不受叠压时可采用小型千斤顶逐根张拉。

、特殊预应力构件或预应力筋,应根据要求采取专门的张拉工艺。如分段张拉、分批张拉、分级张拉、分期张拉、变角张拉等。

工作锚具安装→千斤顶安装→千斤顶进油张拉→伸长值校核→持荷顶压→卸荷锚固→记录

预应力张拉施工中,质量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测量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预应力筋张拉理论计算伸长值:ΔL=

式中:N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取张拉端拉力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拉力平均值;

LT——预应力筋实际长度

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Es——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

由多段弯曲线段组成的曲线束,应分段计算,然后叠加,结果较准确。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量测,在建立预应力后进行,其实际伸长值:

ΔL=ΔL1+ΔL2+ΔLC

式中: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之间实测伸长值;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值,可根据弹性范围内张拉力与伸长值成正比的关系推算确定;

ΔLC——施加预应力时,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弹性压缩值和固定端锚具楔紧引起的预应力筋内缩值,初应力宜为0.10~0.15σcon。

张拉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的允许偏差值控制在±6%以内,如超出范围,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方可继续张拉。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次张拉端锚固程序可采用:

0→10%σcon→105%σcon(持荷2min)→σcon→锚固或0→10%σcon→103%σcon→锚固

h、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孔道灌浆

、构件的底模支撑在无具体设计要求时,应在预应力筋张拉及灌浆浆体强度达到15MPa后拆除。

张拉、灌浆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张拉端多余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用环氧树脂涂封锚具及外露预应力筋,封闭前应将锚具周围的混凝土凿毛、冲洗干净,凸出式的锚头宜配置钢筋网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封闭。

4.5.6、墩柱、盖梁钢筋绑扎:

a、钢筋进场时,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按此单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钢筋制作加工采取集中下料,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前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出下料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的连结:盖梁钢筋绑扎施工,墩柱竖向、水平钢筋Φ≥12mm,均采用电弧焊单面连接,焊缝长度≥10d(钢筋直径)。

d、钢筋骨架安装时,按施工图纸的几何尺寸控制形体尺寸,加工尺寸必须准确,组装前按照图纸标注的尺寸检查配筋的尺寸,放置的位置。

e、按规范和设计要求,针对不同构件,保证构件保护层厚度,符合标准。在砼浇注施工中,保护层厚度见下表:

f、要求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1.4×47d(钢筋直径)。

4.5.7、墩柱C40、盖梁C50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

a、混凝土浇筑: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b、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c、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d、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4.5.8、施工脚手架工程:

4.5.8.1、施工方法:

a、14~17号墩柱周边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施工和现场维护。

第五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5.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结合施工场地条件及工程特点,采取平行、流水、交叉施工,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进度计划。

2、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及分段作业情况,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时间及空间,全面考虑各工序间的衔接、施工顺序及进度安排。进度安排充分考虑人、材、物等资源的配置及合理利用。

3、重点关键部位工程项目按施工顺序及工艺进行了详细安排,计算出每道工序的施作时间,为总体进度安排提供编制依据。

4、进度安排充分考虑人、材、物等资源的配置及合理利用。

5、施工进度计划见下表。

5.2、各施工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5.2.1、施工准备阶段

5.2.1.1、组织管理

严格按照合同和业主的要求,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精良的设备和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相应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应用成功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合理安排工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优质高效地按计划完成工程任务。

5.2.2、工程实施阶段

5.2.3、落实方法与措施

争取早日开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将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结合现场条件,安排施工准备和组织编写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待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3、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干扰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科学组织施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使各工序、工种的作业干扰减少到最小程度。

4、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设备,材料按需要及时进场,保证机械完好率,避免停工待料。做到合理配备机械,注重机械设备的配套,能力的匹配,保证各道工序平衡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5、积极主动,强化沟通,为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1、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进场人员、机械、材料的数量和进场时间组织进场,以保证各分项工程按期开工。

2、在施工组织上,各工程项目采取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充分考虑季节、天气变化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3、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在突出主线和关键项目的同时,抓好一般项目的施工计划落实,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4、施工进度动态信息处理和工期控制

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施工进度动态信息处理和工期控制:

(1)施工现场设专职计划检查人员,每日检查施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及时对原施工计划予以调整、修正和完善。以确保分项工程工期和工程总工期。

(2)严密注视关键线路各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尽力避免停、窝工现象的发生,以保证关键线路上各工程项目按计划完工。对于非关键线路上的工程项目,控制其总时差的变化范围,减少或避免其对关键线路造成影响。

(3)坚持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坚持每天报一次各分项工程的工程进度,每5天报一次各分项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并提出两者相差的原因分析,以便项目经理部和监理工程师及时了解各分项工程的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在施工的后期,详细盘点工程量,对工期滞后的项目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消号。

2、注意抓施工成型,避免出现工程量剩余不多,但到处都有遗留问题的情况发生,加强对临时场地进行清理,为移交创造条件。

3、因施工道路已基本完成,施工后期会有一些社会车辆进入场区,所以应加强交通管制,避免对已完或部分完成的工程造成损毁而额外增加工作内容。

第六章 拟投入施工的人员、设备、材料

6.1人员、机械设备分批进场

人员机械设备总体部署和调遣原则是根据本标段工程进度需要、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期分批进入施工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第一批施工人员40人和部分先期应急使用的机械设备应提前进驻现场。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尽量从施工区就近的地点调入。首批机械设备主要有自卸汽车、装载机、发电机和空压机、小型机具及测量试验仪器等。进场后主要工作内容:施工调查、做开工前原材试验工作、场地清理、修建临时生活及生产房屋、修建便道、临时排水设施、接通水电、通讯线路、联系购买工程材料、办理有关证件手续、征求业主意见、听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工程信息咨询、沟通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的关系。

第二批施工人员、设备安排如下:人员20人GB∕T 7897.1-1987 钢丝网水泥用砂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总则,机械设备主要为钢筋木工机具等。

6.2 材料准备及供应

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编制详细的工程材料采购计划,研究确定材料的供货地点及运输方式。选择资质合格的原材料供货商,积极联系地材及小型材料机具的供货厂家,签定供货协议,试验室积极配合,做好材料材质的检验工作。在正式工程开工前,提前筹备好各种工程材料,施工中作好材料储备,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第七章 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7.1 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总体部署安排,本着节约投资、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永临结合、尽量利用既有设施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根据现场施工对运输条件的要求GB/T 35014-2018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预应力用自动压浆机.pdf,尽量利用既有道路,以达到早进场、尽快展开施工的目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