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00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金核大厦"的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是一个详细的计划,用于指导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概述:对金核大厦的基本信息进行介绍,包括设计规模、结构类型、建设地点、建设目标等。

2. 施工目标与任务:明确施工的具体目标,如工期、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以及各项施工任务的分解和分配。

3. 施工进度计划:按照项目的整体计划,详细列出各个阶段的施工时间表,包括主要施工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4. 施工方法和工艺:介绍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幕墙安装等。

5. 施工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供应等的配置计划。

6. 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标准、验收程序等,同时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7. 环境保护: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8. 施工现场组织:包括施工区域划分、交通组织、施工人员住宿和生活设施的安排等。

9. 应急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这是一个宏观的概述,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和调整。

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4.3.2 人工挖孔桩施工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测量放线→设置垂直运输架→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校核桩孔中心和桩径、浇灌第一节桩孔护壁砼→拆模、挖第二节桩孔土方→支模校核桩孔中心和桩径、浇灌第二节桩孔护壁砼→重复第二节程序,循环作业至设计深度→清理桩底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对桩孔直径、深度、桩中心线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在护壁上施测桩顶标高和钢筋笼放置标记→钢筋制安就位并固定→浇注桩芯砼。在挖孔桩施工过程,注意预留锚索施工孔洞。现将各道工序概述如下:

挖孔桩桩位的测放应准确,要求测放过程中作好记录,检查无误,并经监理、土建方共同核实无误后方可施工。桩位轴线采用红油漆标注并设置在牢固的地方,供测方、恢复、检查桩位用。第一节护壁完成后,将桩位控制轴线及桩顶标高引到护壁上DBJ/T 13-301-2018标准下载,护壁中心线与设计轴线误差不得超过50mm。每节护壁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桩中心,用标杆找圆周,以基准的标高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

由测量人员复核桩位准确无误后,按设计各桩孔几何尺寸加护壁厚度由基准点标高向下挖掘成孔。每两个人一组,一组两孔,一人在上面提升,一人在下面挖掘(孔口人员不能随意离开),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将挖出的弃土堆放至距孔口2m外位置,然后用机械转运到场地中心位置(基坑土方开挖时一并运出),每根桩挖至支模深度后按设计要求设置护壁钢筋、支模。安装护壁模板时,必须由质检员将孔中心投射至孔底,检查桩孔垂直度、桩径尺寸和校正模板位置,用木楔或钢筋支撑模板,固定模具,然后浇筑护壁混凝土。因桩间距较小挖孔作业应采取跳桩作业。挖孔人员上下井时必须在有安全绳保护下才能上下作业。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6m时,由安全员每天在开工前进行孔内是否有毒气体的检测(在鸟笼内放置鸽子,或活兔,吊放至桩孔底,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经检查鸽子和活免生态正常);再检查挖孔所用的绳子和机具是否安全后方可下孔作业。超过10m时每天开工前必须先进行通风(用空压机作为送风设备,用风管将风送入孔底),然后进行下步作业。

因为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局部桩底有积水,人工挖孔桩遇水采用一孔一泵边开挖边抽水进行施工。如遇淤泥质土和发生涌砂时,每挖深0.3m~0.5m进行一次支模护壁,(同时备用编织袋数条,在涌砂太大时,编织袋里装入泥土后快讯堆砌到涌砂口,然后向孔外竖向20度左右间距20cm打入直径16钢筋,或者用钢护筒),其它地段每挖进1.0m进行一次支模护壁。上下节护壁钢筋用弯钩勾住。为了施工安全和防止雨水流入孔内,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0.2m。

护壁混凝土拆模应在12小时后进行,拆模前,进行下节孔段挖掘作业时须注意模具下口内缘以外范围内的土体不受破坏,待拆模后,再修削至设计桩径。由项目监理对桩孔成型尺寸、桩底标高等进行检验,合格后,请建设单位、设计、质监站、监理、地勘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在孔内制作、绑扎成型后,将其固定,使其中心与桩孔中心相重合。为防止钢筋笼在灌注过程中出现侧向位移,应在钢筋笼上每隔2m设置一组导向支架,该导向支架采用φ14mm钢筋弯成“[”形,然后将其点焊在主筋上,沿钢筋笼截面每1200焊一个,一个截面焊三个,以保证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50mm)。在将φ160mm钢管按锚索倾角,垂直去桩轴线,绑在钢筋笼上。

混凝土灌注前,钢筋笼应校中、垂直,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开工前应进行试配确定。

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必须用漏斗及串筒等工具。不准在孔口直接卸料,以免冲毁孔壁、冲散钢筋笼、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第一次混凝土应浇注到出水层的顶面1m以上,随即振捣密实,其上混凝土每次浇注高度不得超过1.5m,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直至桩顶冠梁下口标高。混凝土灌注桩顶冠梁时,应进行捣实振平,防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或环向干缩裂缝。单桩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在12小时内对桩顶进行浇水养护,浇水量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足够湿润为准,不得随意灌水封泡。

浇筑桩芯混凝土时每桩取一组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桩芯混凝土浇筑完7天后对每根桩进行低应变检测来检测桩身完整性。

桩间网喷施工:先修整壁面再进行钢筋网铺设,钢筋网加强筋与预埋于桩体的联接钢筋单面焊接,最后是喷射C20面层砼,埋设排水孔。

4.3.3 锚索施工工艺

桩间锚索材料采用1860级钢绞线。锚索成孔孔径不小于110mm,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本工程支护桩均设二排预应力锚索。

土方开挖→锚孔测量定位→整平场地安装钻机→成孔→清孔→安置锚索→注浆→养护→张拉锁定封锚。

3) 按施工流程对施工工艺进行说明:

① 土方开挖:开挖原则为分层(<1.8m每层)分段(20m每段),跳槽开挖。

当基坑开挖至锚索设计标高下0.5m时,开始施工锚索钻孔,同时土方开挖在护壁内侧预留≮5m宽的平台,以满足钻机操作所应具备的空间。

② 锚索成孔均采用潜孔锤跟管钻进,成孔孔径不小于110mm,锚杆施工前,对钻机倾角进行复核,保证成孔角度。

③ 锚索成孔采用风动潜孔锤干成孔,成孔完毕后,继续向孔内送风,保证孔内沉渣被全部吹出。

④ 成孔完毕后,植入锚体材料,锚体材料及长度按设计图纸进行,成孔深度为杆体长度+500mm控制。锚杆植入孔内后,对锚杆与孔壁位置进行调整,保证有足够保护层厚度。

⑤植入杆体材料和注浆管后,拔出护壁导管,至锚索自由端位置设置止浆环,开始第一次注浆。注浆浆体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注浆管管端到孔底距离200mm,浆体灰砂比1.0~1.5,水灰比不宜大于0.8,注浆压力约0.6MPa。第二次注浆压力应提高至2~3MPa。同时首次注浆管和二次注浆管分开,灌浆前两根注浆管上孔眼均用胶布封死,确保二次注浆效果和质量。二次注浆完成后,用砂浆封闭锚孔自由段。

在锚拉桩的锚索施工完成7天后,经监理同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层进行锚索的抗拔力试验,以获取实际的技术数据,为以后锚杆的施工提供调整的依据,同时也确保锚索的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做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适用。第二排锚索抗拔试验同理。

(5)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验证明

2)钢筋、钢绞线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原材试验。

3)灌注桩、冠梁的施工记录。

4)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5)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钢筋及桩孔隐蔽验收记录单。

8)锚索试验记录及成果表。

基坑的喷锚支护施工,拟采用如下施工工艺:

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线定位→锚杆施工→网筋制安→绑扎、固定钢筋网→喷射砼面层→埋设排水孔→砼面层养护。

钢筋锚杆施工工艺:修整坡面→放线定位→成孔→钢筋制安→压浆→二次补浆。

钢管锚杆施工工艺:修整坡面→放线定位→钢管制作→打钢管至设计深度→压浆→二次补浆。

按上述工序逐层向下循环,直到基坑底,完成支护。

1)坡面修理平直整齐后,根据水平及竖向间距放线定土钉孔位,上、下排土钉孔应呈梅花型错开,锚杆用风钻成孔(直径75mm);检查孔深、孔径、锚筋长度合格后,插入锚筋,及时注水泥浆,并在一次注浆完成2.0小时内进行二次补浆。

2)钢筋锚杆主筋弯钩处采用冷弯,与锚筋成90°;锚筋从头部0.30m处沿长度方向每隔2m用φ6.5钢筋焊一个三角形托架,使土钉居于锚孔中心,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大于25mm。

3)锚杆应充分保证养护时间,养护期平均24小时,混凝土面层养护24小时后方可进行下步土方开挖。

4)钢管锚杆按设计间距将锚杆位置测放到壁面上后,然后用QC—150型锚杆机,以空压机作动力,将焊管锚杆打入基坑壁地层中。

完成锚杆施工以后,需要将坑壁面人工修平整,然后把按设计方案要求预制好的钢筋网片安放到壁面上,再用Ф14的螺纹钢筋连接锚杆,压住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间距必须严格控制,误差不得大于20mm;钢筋与钢筋的连接,以及钢筋和锚杆之间的连接,都必须焊接牢固。

混凝土的喷射施工,是采用混凝土喷射机,以空压机作动力完成的。混凝土使用的配合比为:水泥:骨料=1:5.0~5.5,其中骨料由细骨料砂和粗骨料豆石组成,骨料的含砂率为45~55%。开工前,将混凝土拌和材料送到有资质的单位作材料检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施工时严格按试验配合比执行。

根据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应加入速凝剂。

施工过程中作好混凝土的厚度检查工作,不得小于50mm。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埋设排水孔。

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24小时后,定期对已成的壁面进行喷水养护。

待壁面混凝土形成一定的强度(75%)后,用0.5~1.0MPa的压力,对锚杆进行灌浆,以增强锚杆的抗拔力。灌浆时根据浆液的灌进情况,将水灰比控制在0.4:1~0.5:1之间。

QX/T 621-2021 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天气雷达.pdf(6)喷锚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基坑的锚杆支护是和土方开挖工作交叉协调进行的。要求土方开挖每一层深度不大于该层锚杆的竖向间距,否则将增加锚杆施工难度及影响基坑壁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根据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加入速凝剂。

3)施工时可对锚杆的长度间距等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作一定的调整,以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锚杆不触及已施工结构。

(7)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按设计坡度修整到位;避免修成倒坡;壁面上有浸水时,应用排水管疏导;每次作业面高度宜控制在1.5~2.0mDB44/T 1102-2012 天然石材马赛克.pdf,不宜过短、也不得超高。

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作业前必须先对机械设备、风管、料管、水管及电线电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喷射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必须控制好水灰比,宜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钢筋网与坡面的间隙宜大于20mm。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必须搭接25d以上。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必须洒水养护3~7d。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