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科苑生化研究院科技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科苑生化研究院科技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常是一个详细的计划,它涉及到了科技大厦的整个建设过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工程进度管理等多个环节。以下是对该方案简要的介绍:
1. 项目背景:首先,它会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地址、规模、功能等,以及科苑生化研究院的背景和需求。
2. 设计阶段:方案会详述建筑设计理念、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确保其符合科技研究的特殊需求,同时考虑环保、节能等因素。
3. 施工准备:会明确施工队伍的选择,设备采购和进场,场地的准备和施工许可的申请等。
4. 施工组织:包括施工流程、时间表、施工顺序等,如何安排土建、装修、电气、设备安装等各阶段工作。
5. 质量与安全管理:强调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包括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急预案等。同时,会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6. 进度与协调: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整个项目的进度,如何协调各参建单位,以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
7. 风险管理:识别并分析可能影响施工的各类风险,如天气、资金、材料供应等,制定应对策略。
8. 绿色施工:考虑到环保要求,方案中可能包含绿色施工的理念和具体措施。
9. 后期验收与维护:施工完成后,如何进行验收,并制定相应的设施维护计划。
总体来说,科苑生化研究院科技大厦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规划,旨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率。
科苑生化研究院科技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五、对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1、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必须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穿防滑鞋。
3、架子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后方可使用。
4、操作层上的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撑,砼输送管,卸料平台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和雾雨雪天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雨、雪后上架操作应扫除积雪,并应有防滑措施(钉防滑条)。
6、应设专人负责脚手架检修。
7、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将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及纵横向扫地杆、连墙杆拆除;
8、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通道;
9、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0、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1、本方案未尽之处按国家安全规范及扣件式脚手架规范执行。
安徽省科苑生化研究院科技大厦工程为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的质量是制约结构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三大工具周转速度、减少其投入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编制本施工方案。
一、模板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
1、煤碳工业部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图纸;
2、安徽省科苑生化研究院科技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中建八局一公司的技术物质条件;
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9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模板结构设计的原则
模板结构设计要实用、安全、经济。
要保证砼结构工程的质量。所以,模板的接缝要严密、不漏浆,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要正确,构造要简单,装拆要方便,并便于钢筋绑扎和安装,以及砼浇筑和养护。
模板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类荷载作用下不破坏、不倒塌,变形在容许范围之内,结构牢固稳定,同时要确保工人操作的安全。
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我们单位的具体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反复测算,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择优选用模板方案。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模板一次性投入,加快模板周转,减少模板支拆用工,减轻结构自重,并为后续装修施工创造条件,做到既节约模板费用,又实现文明施工。
1、模板选用组合定型钢模板和竹胶大模板。
2、圆弧模板用竹胶板拼装成定型模板,并在内侧钉一层镀锌铁皮,以保证混凝土不漏浆。
3、高度大于等于700㎜的梁,在梁中增加对拉螺栓,以保证断面尺寸。
4、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CH型钢支柱相配合,能大大缩短了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时间,减少钢管用量,提高三大工具的利用率,从而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
1、施工前认真地看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根据图纸施工方案,准备好需要的模板、钢管、扣件及各种配件。模板在支设前必须先把表面的砂浆等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在指定的地点堆放整齐。
3、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及工具,如:电锯、电刨、扳手、锤子、手锯、线锤、施工线、墨斗、撬棍、靠尺、水平尺等,机械在使用前必须确定其运转正常并有漏电保护措施,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经鉴定认可后方可使用。
首先清理好现场,根据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定出轴线或控制线,然后根据轴线或控制线把柱边线及控制线、梁中线弹出。
把建设单位提供的标高根据实际情况,抄测到梁板下的脚手架上,用以支模时控制梁、板模板的标高。还应把标高抄测到板上柱子的钢筋上,用来检查梁、板模板的标高及控制混凝土的标高。
5、模板支设前的有关要求
(1)模板安装前要检查钢筋、预埋件、预留洞是否已做了隐蔽验收,柱根是否清扫干净,钢筋上的浮浆是否已刷干净。
(2)钢支柱、脚手杆、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结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3)柱模底部是否平整,不平时应用砂浆找平。
(4)柱模支完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支梁模板,梁底模应吊线检查是否在梁轴线上。
(5)严禁在钢模板上随意打眼开洞,特别是用电气焊灼孔。
(6)钢管楞采用整根杆件,接头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300㎜。
(7)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基坑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的危险,必须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之后中,才能开始业。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基槽(坑)上口边缘1m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向坑内运送模板如果不采用吊车,应使用溜槽或绳索,运送时要有专人指挥,上下呼应。模板支撑在土壁上,应在支点加垫板,以免支撑不牢或造成土壁坍塌。地基土上支立柱应垫通长垫板。采用起重机运模板等材料,要有专人指挥,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要捆牢,避免散落伤人,重物下方的操作人员要避开起重臂下方。分层分阶的柱基支模,要待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层的模板。
(1)柱子混凝土质量是影响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柱子模板采用竹胶板。
(2)柱模安装顺序如下:
搭设安装架子→四侧模板安装就位→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位置→安装柱箍→安装有梁口的定型模板→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
(3)柱模安装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柱模与梁模连接处的处理方法是:保证柱模的长度符合模数,尽可能从梁底和柱根部往中间排模,不符合模数部分放到中部,用50㎜厚木料补齐。
②根据柱子墨线及标高,模板的位置、标高要准确。柱子四面均加设支撑。
③柱模板部用水泥砂浆堆严,防止跑浆。
④柱子模板必须在角模处包一层胶棉,防止漏浆。
⑤柱模根部的清扫口在支模时一并考虑留出。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⑥在保证柱子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柱模板方可拆除。
当柱子截面大于600,柱子的侧模板要加设对拉螺栓,大于800的柱子要加设两道对拉螺栓,钢管柱箍竖向间距由下至上分别为200、300、350、400、450、500、再往上为500。
(1)梁模板采用竹胶板,具体做法为:
搭设、调平梁模板支架,调整好水平杆标高后,再在横杆上铺梁底板,拉线找直,根据梁轴线校正梁底板位置,复核标高无误后,用扣件固定梁底模板。然后绑扎梁钢筋,安装并固定两侧模板。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按全跨长度的1‰—3‰起拱。复核检查梁模尺寸。
(2)梁侧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梁底小横杆间距不大于500㎜。
(3)框架梁的高度大于700mm时,必须加设对拉螺栓,距梁底为300mm, 对拉螺栓的间距统一为600mm。
(4)梁模板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梁的排模顺序为:梁长度方向上,从梁两端向中间排;梁高度方向上,从梁底和板底向梁中排。总之,尽可能保证梁柱节点及梁板节点处为整块模板,把因不符模数而配置的木料放在梁中部。
②梁底模、侧模拼装方法见详图。
③钢管脚手架的扣件要拧紧。
④在梁底模板下设钢支柱,间距不大于2m,钢支柱底部必须平稳,顶部必须顶紧梁底模板,不得把钢支柱顶部支撑在模板楞上。
⑤当梁底模板宽度与梁宽相同时,应把模板接头与角模接头相互错开,每块钢模板两端均应有水平钢管支撑,模板悬挑长度不大于150㎜。
当梁高较大时,为防止因混凝土侧压力过大,导致梁侧模挤压变形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当梁高大于等于700时,还需要增加对拉螺栓。如下图:
(1)楼板模板采用竹胶板。
(2)在每一跨板中部沿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排CH型钢支柱,间距不大于1200㎜,调整其高度,顶部顶紧底模板。
(3)模板顺楼板长度方向排列,从四边向中间铺设,不符模数部分用木料补齐。相邻模板边铺设一道胶带,避免漏浆。
(4)楼板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①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②在支柱高度方向每隔1.5 m设一道双向水平拉杆。
③在板的跨中加一道斜撑,增加脚手架的强度和刚度。
本工程地下室及剪力。墙模支设注意事项:
(1)支模前注意选取干净的、刷过隔离剂完好的模板。
(2)。墙板穿墙螺栓必须加塑料套管,利于穿墙螺栓的重复使用。
在钻眼时严格按照规定尺寸操作。
(3)墙板穿墙螺栓为ф12的钢筋,在墙上的水平间距为600㎜,垂直间距上半部为600㎜,下半部为450㎜,并且墙上的三形卡螺帽必须是两个以上,最下排穿墙螺栓距墙底不大于是150㎜。
(4)墙板主、次棱梁搭接处不少于300㎜。
(5)墙板两侧支撑要牢固,水平支撑间距在1000~1200㎜之间,竖直支撑在1200~1500㎜之间,最下一排支撑距地不大于150㎜。
(6)墙板分几次支设,要留设垫木,以便放置模板。
(7)全部检查的内容要符合要求。
DB33∕T 1162-2019 建设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发布稿)6、后浇带入支模方法:
(1)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可拆除。
②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表的规定,方可拆除。
EPES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浆料外墙内保温施工方案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③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示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④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