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电站正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电站的正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常是指在电站建设项目的初期,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地理环境、工期要求等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对电站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电站的类型(如火电站、水电站、风力电站等)、规模、地理位置、设计目标等。
2. 施工目标和总体计划:明确施工的主要目标,如工期、质量标准以及安全目标,并制定总体的施工进度计划。
3. 组织机构:设定项目管理架构,明确项目经理、各部门和工种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外部供应商、承包商的关系协调。
4. 施工流程和方法:详细描述施工的各个环节,如基础建设、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以及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5. 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资源等的配置和调度计划。
6. 风险管理:识别可能的风险因素,如施工环境、技术难题、工期延误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7. 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8. 环保与可持续性: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以及如何实现电站的环保和可持续运营。
9. 施工监控与调整:设定监控机制,定期评估施工进度和效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工计划。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方案,旨在确保电站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兼顾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
电站正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P总=1.1(K1×P1/COSα+K2×P2)=110 KW
建设单位需提供满足以上电量的变压器供施工挂表使用。
施工现场动力、照明均选用VV橡胶绝缘电缆直埋,现场无架空明敷导线。
4.5施工现场设施布置
进场后做好场地规划(施工现场和场外加工区、生活区),场地平整时按照原场地现状做好排水坡向DB14T 2445—2022 煤矿区四区气煤联动抽采技术规范.pdf,自然排水随原场地走向。
现场大门内侧设置车辆清洗排水设施。搅拌站前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流入排水沟。
4.5.2大门、施工现场道路及场外道路
建筑物东侧的教学楼过街通道可通过小型运输车辆,运输小型材料可通过此口直进、直退,运进现场材料堆放在北侧基槽以上。但此通道不能进出大型车辆,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需要在场外具备站车条件,同时具备设置地泵的位置设立大门,因此热力站西侧与南侧原有建筑物之间的5m范围内应设置大门,用于商品混凝土的运输与浇注。
场外道路可利用东西两侧道路,要选择场外道路车辆较少时运输, 避免给周围交通带来太大影响。
4.5.3 施工运输方案
由于施工现场内没有堆料场地,因此钢筋加工、模板制作及材料均在第二周转场地加工,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由塔吊直接吊入作业面或距离作业面最近处。
商品混凝土由地泵输送,地泵设在南侧东部,罐车在南侧小马路上停靠,顺序泵送后离开。
现场只设办公室、试验室, 钢筋加工棚、木工作业棚、库房、及周转材料的堆放、生活区、工人宿舍等均设在场外。
现场围挡:因本工程建筑物压红线,因此施工场地要出红线。由于东侧大门处为拟建建筑物,因此施工现场大门需开设在西侧。
场外周转加工场地:因施工现场没有任何场地,需设置第二周转场地。
4.6施工器具、周转材料准备
主要施工器具、周转材料进场计划一览表
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测量的复核、测引高程、布置测量控制点;
进行施工前的工料分析;
提出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计划、设备、劳动力计划;
组织各分项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的编制;
4.7.1工程定位桩点交接
定位放线:由业主委托、规划局进行定桩工作,放建筑物位置线;
对定位依据、水准点进行室内校算和室外校测,确认无误后,与业主办理交接桩手续。
进场后,向监理提交公司企业资质、营业执照,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名单和相应资质证书,提交与质量管理有关特殊工种工人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复印件装订成册备查。
4.7.3图纸接收及会审
与业主办理施工图纸接收手续,认真组织审核图纸,编制图纸会审记录提交监理,并参加设计交底。
4.7.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
据设计交底的有关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提交监理审批。
4.7.5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批后,向各工长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长根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7.6 设备器具备案
向监理提交施工测量设备、计量设备清单及检定证书复印件。
根据本工程施工任务量、施工进度安排、工程测量难度,配备专业测量人员3人,验线人员1人 。测量设备配备见下表:
因本工程设计图纸给定的定位依据是红线,因而在施测前应对这些定位依据进行审核。对业主提供的高程依据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保护好桩点。用定位依据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经自检验收后,申请甲方及测绘部门验收。
5.1.4 办理现场测量交接
护坡桩施工前应对已放好的建筑物基槽边线进行认真的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降水施工,在挖槽过程中要随时对基槽的护坡桩进行检查,挖槽完成后,按照定位依据进行已完基坑的施工测量,检校基坑位置、基底标高情况,并将复测结果、误差、调整方案呈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并与分包施工单位办理现场测量交接手续。
5.1.5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对原有的作为工程定位的建筑校测完成后,依据总平面图上有关轴线,测设建筑物外边轴线控制网,测设出建筑物外廓主轴线,然后依据结构施工图对其进行轴线加密,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根据本工程的外型和场地情况,在场区设置3个水准点。
5.1.6 基础施工(0.00以下)平面轴线投测
(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底板浇筑后,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盘左、盘右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取两次投测的平均值作为施工轴线。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
(4)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 <30 m 允许偏差±5 mm
30≤ L <60 m 允许偏差±10 mm
±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5.1.8 ±0.00以上施工测量
本工程基本为地下建筑,地上仅有极少量的局部一—二层,±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投侧法。在建筑物首层,测设轴线控制墨线,用于测设和校和。
(1)首层放线验收后,根据施控制网基准点向上投测。
(2)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J2经纬仪,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3)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在地下三层的楼板浇筑好后,从下层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m或50cm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应由建筑物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下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5.2护坡桩及土方施工
5.2.1护坡方案确定及与土建的配合
新建试验楼已经预先做好护坡桩,其支护措施可不考虑。其它三面边坡考虑护坡桩,本工程基坑深度17米,按照常规作业面留置应不小于1000毫米,护坡桩桩径按800毫米计,应有2300毫米的空间,但本工程除北侧外均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东侧已经完成的护坡桩原为电缆隧道予留了作业面,现电缆隧道已经改变位置,因此东侧护坡桩与地下室外墙在不计护坡桩倾斜误差的条件下净距离为900毫米,只能按照留置肥槽进行处理,其它地下室外墙拟全部不留置肥槽,护坡桩与地下室外墙净距离500毫米, 因没有条件设置肥槽,外墙防水由外贴外防改为外贴内防方式,防水保护墙先行砌筑,为满足自身刚度要求,保护墙砌筑为240毫米厚墙,与护坡桩进行拉接,外保护墙及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总厚度约300毫米,护坡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间隙为200毫米,此间隙随砌筑随灌砂填充。外墙内侧支模为单侧支模。
5.2.3 护坡桩和土方施工顺序
开始顺序从西北向东南顺序挖土,根据挖掘机的开挖能力,土方开挖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开挖到第一层锚杆处,进行锚杆施工、灌浆、养护、张拉,张拉后进行第二步土方开挖。第二步土方开挖至第二道锚杆处,依以上顺序进行施工,再进行第三步土方开挖。之后,进行收坡、补坡道处锚杆。
土方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0MM,余土由人工清槽。
钎探工作随轴线的及时确定和基槽清理穿插进行。
本工程主要包括地下结构剪力墙钢筋施工、框架柱钢筋施工、梁板结构钢筋施工及地上局部结构。
材料进场后,由现场材料员进行验收, 通知试验员按批量进行抽检送试。试验合格后,钢筋加工人员方能进行下料及使用。
根据设计图纸,钢筋工长进行钢筋配料、计算、做料单,下达到钢筋加工班组。关键部位工长要进行放样。成型钢筋必须挂牌标识,注明几何图形和尺寸根数及使用部位,码放整齐,按使用部位发放。
先在保护层上弹出控制线,画好轴线、梁的控制线、底板钢筋的分档标志,铺设次梁筋,按梁的断面尺寸搭设绑扎架子,放好梁的上下铁、箍筋、穿二层铁及腰筋,绑扎固定;
绑扎底板次梁方向下铁、摆放下层钢筋后穿主梁筋,主梁的梁筋在次梁筋之上(每层铁),方法同上,依次绑扎。同时穿底板主梁方向下铁,底板钢筋按照双向受力控制,不得跳扣绑扎。
底板或反梁上翻85mm,绑一道水平筋固定墙插筋,以后,在其上200mm及500mm处各固定一道水平筋。
底板钢筋绑扎完成,进行自检,质量检查员专检,符合规范和图纸要求,办理隐检手续,进行底板混凝土浇注。
先立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700mm,为保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1000—1200mm。
绑扎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框图,焊接接头时在焊接接头中心至35d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绑扎搭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不限制。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应尽量减少接头。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上部纵横筋,再绑下部纵筋。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DB4110/T 41-2021 莲城智能体 智能中枢功能要求.pdf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