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延安南路17#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延安南路17#安装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4.5.楼层卫生器具下部的排水接管,应按装带检查口的弯头或存水弯。
15.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得大于2米;立管不得大于3米。层高小于或等于4米,立管可安一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设支墩。
16.排水管道安装后进行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1.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应正确,允许偏差:单独器具10毫米;成排器具5毫米;垂直度不得超过3毫米。
2.卫生器具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WST 508-2016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pdf,应按规范规定确定。允计偏差:单独器具±10毫米,成排器具±5毫米。
3.卫生器具支、托架的安装须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应紧密。
4.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径和最小坡度,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规定。
5.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规定。
6.为保证卫生器具安装位置的精确度,待土建在卫生间内部初步粉刷后,再安装卫生器具下部的排水接管。
7.卫生间的冷、热水连接管,管道暗装,施工时要特别摸清安装尺寸,以保证管道配装的正确性。
六、消防管道(自动喷淋管道)及附件安装
1.消防管道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应按技术要求或规范规定施工。管材和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采用镀锌管连接时,管子的螺纹应规整,如有断丝,不得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安装完毕,及时做好丝口防腐工作。
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应垂直于管子中心线,其表面应互相平行,垫片选用橡胶石棉垫片。
4.消防管道系统中的阀门,应按设计要求选用,设计无规定时,按相应规范选用,在通常情况下,管径小于或等于50mm,宜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宜采用闸阀。
5.阀门安装前,应做耐压强度试验,试验应以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1个,如有漏、裂不合格的应再抽查20%,仍有不合格的则须逐个试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出厂规定的压力。
6.管道变径处应采用变径管连接,避免采用补心连接。在弯头上不得采用补心,三通上至多用一个补心,四通上至多二个。
7.管道支吊架位置以不防碍喷头喷水为原则,一般支吊架距喷头应大于300mm,距末端喷头应小于750mm,对圆钢制作的吊架其间距可小至75mm。
8.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喷头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终端喷头距离吊架不大于750MM。
9.自动喷淋系统中的立管,干管与支管应再附设防晃支架。一般每条配水干管或配水间需设防晃支架,DN50mm的管道可不设。
10.防晃支架应能承受管道、管件及管内水的总重量和50%的水平推力而不损坏或产生永久性变形。
11.室内消防箱、消防栓的朝向、标高和同消防箱内壁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12.自动喷淋系统管道安装后的坡度应不小于0.002,干管和支管都应设置支、吊架,支、吊架的距离按规范规定确定。
水喷淋系统中,配水立管采用单管立式支架固定在墙上,每层一只;配水支管采用吊架固定在楼板下,喷头间设单架一只。配水支管的坡度0.003,坡向配水管。
13.自动喷淋头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自动喷头与灯具、风口等有矛盾时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后喷头最大间距不能超过3.6米,喷淋与墙距离不能超过1.8米,并且应不防碍喷水效果。
14.在自动喷淋消防系统的控制信号阀前,应设阀门,在其后面不应安装其它用水设备。
15.消防管道的水压试验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试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16.消防系统的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在消防部门的参与下进行消防效果的演示和验收
1.管道的焊接,应有已取得所施焊范围合格证书的焊工担任。施焊时,应遵守现行技术、劳动保护的规定,并应有工序间的交接手续。
2.施焊时,应有防风、雨、雪措施。在易燃、易爆场所所焊接与切割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防火防爆措施。
3.管道焊接对口型式及组对要求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
4.管子对口的错口偏差,应不超过管壁厚20%,且不超过2毫米。调整对口间隙不得用加热张折和扭曲管道的办法。
5.不同管径的管道焊接,如两管管径相关不超过小管径15%,可将大管端部直径缩小,与小管对门焊接,如管径相差超过小管径15%,一般应选用钢制异径管。
6.管道弯曲部位不得有焊接,接口焊缝距起弯点应不小于1个管径,且个小于100毫米;接口焊缝距管道支、吊架边缘应不小于50毫米。
7.焊接管道分支管,端面与主管表面间隙不得大于2毫米,并不得将分支管插入主管的管孔中。
8.管道焊接完成后,应做外观检查,如焊接缺陷超过规范应及时进行修整,确保合格。
9.按规定必须进行无损探伤的焊缝,应对每一焊工所焊的焊缝按比例进行检查,在每条管线上最低探伤长度不得小于一个焊口。如发现不合格者,应对被抽查焊工所焊焊缝,按原规定比例加倍探伤,如有不合格者,则应对该焊工在该管线上所焊全部焊缝进行无损探伤。
10.严禁在压力作用下的管道、容器和荷载作用下的构件上焊接与切割。
1.管道安装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检查管道及各连接部件的工程安装质量。
2.给水、消防管道用水作介质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3.试验过程中升压速度应缓慢,设专人巡视和检查试验范围的管道情况。
4.试验用压力表必须是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量程必须大于试验压力的1.5倍以上,管道末端必须装压力表。
5.试验合格后,试验介质的排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排放。
6.试验用盲板及临时管线拆除。核对试压过程中的记录,并认真仔细填写,管道《压力试验记录》交有关人员认可。
九、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
1.管道系统强度试验合格后,分系统及材质对管线进行分段吹扫与清洗。
2.给水、消防管道用水为介质进行清洗。
3.吹洗的顺序按主管、支管、依次进行,不允许吹洗的设备及管道与吹洗系统隔离。
4.吹洗前,将系统内的仪表予以保护,拆除管道附件(孔板、喷嘴、滤网、减压阀、止回阀芯、安全阀等),设专人负责保管,吹洗后按原位置及要求复位。
5.吹洗前,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临时管道和设备,并对吹扫管道进行检查,支吊架加固,选择适当的排放口。
6.管道吹洗合格后,根据吹洗过程中的情况填写《管道吹洗记录》交有关人员签字认可,拆除临时吹洗管道,检查及恢复管道及有关设备,并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
1.管道和设备的防腐应按设计要求选用防腐材料和施工方法。
2.防腐施工,严禁在雨、雾、雪和大风中露天作业。气温低于+5℃,应按冬季施工采取措施。
3.涂刷油漆,应厚度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现象。在涂刷底漆前,必须必须清除表面的灰尘、油污、锈斑、焊渣等物。
4.出厂未涂油的排水铸铁管和管件,安装时应在管外壁涂刷二道石油沥青。
5.管道、设备的保温,应在防腐和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如需线保温或预先做保温层,应将管道连接处和环形焊接缝留出,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将连接处保温。
6.管道保温时接缝应错开,保温层应粘贴紧密,表面平整,接缝处应用保温材料填补。
7.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书。
8.保温层外面应设计要求做保护层,其表面应平整、严密、园弧均匀、无裂缝。按设计要求采用福乐斯保温层。
第二节 空调通风部分
一、空调通风系统工程概况
本工程风机房及风机房之后的风管材料均采用不燃无机玻璃钢风管,风机房之前风管采用3毫米厚钢板制作,法兰连接,法兰与法兰之间采用厚度为3毫米的橡胶板作衬垫,不允许用石棉绳作衬垫.
(1) 本示意图把施工全过程划分为几个主要施工阶段加以排列。
(2) 视施工条件的个同和变动,各施工阶段可以进行调整和交叉。
(3) 风系统包括通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
(4) 管系统包括空调水系统中所有管道。
(5) 空调设备主要指风机盘管等设备。
三、通风空调风系统的施工
1.钢板风管及配件加工制作要点:
(2)钢板在制作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使镀锌层不受破坏,尽量选用咬口和铆接形式,为保证拼接严密,可用锡焊配合咬口。
(4)展开下料时,方法要正确,尺寸要规矩。
(5)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毫米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毫米,其管段长度在1.2米以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加固形式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确定。
(6)风管配件按其形状不同选用适当的展开下料方法,并仔细操作,减少误差,正确放出咬口裕量和法兰翻边裕量。
用法兰连接的变径配件,在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还要在端部加设同法兰宽度相等的矩直管,以利于端部法兰的装配。
风管配件的弯趋半径、圆弯头的节数、三通和四通的夹角等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风管及配件的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化生产线,计划在加工机械配备齐全的加工基地进行,施工现场少量的修改,采用手工操作。要严格保证风管和配件表面平整、圆弧均匀、咬缝严密、尺寸准确。
(8)风管法兰表面应平整;加工精度和用料规格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法兰螺孔要具备互换性,螺儿和铆钉孔的间距不应大于规范规定购150毫米。
(9)为了保证风管及配件加工制作尺寸的准确性,在预制加工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测绘。根据施工图已给条件和建筑结构的实际尺寸,分析计算,实地测量,绘出加工单图,确定风管、配件的具体加工尺寸,供加工车间按尺寸要求进行加工制作。
YB/T 5207-2020 硬质粘土熟料.pdf2.风管系统安装程序:
说明:设备安装和系统保温,视土建施工条件和系统安装则要求穿插进行。
3.风管系统安装要点:
3.1.做灯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
进一步熟悉施工图和制作安装草图,了解土建和其他专业工种同本工种的相关情况,核实风管系统的标高、轴线、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是否符合安装要求;
核对相关施工条件DB32∕T 4416-2022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砌体结构应用技术规程,确定本工种所需要的安装条件是否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