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系统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模板支撑系统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37.4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639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模板支撑系统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简介:

模板支撑系统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是一种针对建筑工程中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施工进行的专业性评审和讨论活动。这种论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的设定、安装、使用和拆除等各个环节都能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的安全标准,防止因施工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

专家论证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 方案制定:由项目施工方或设计方,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出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内容。

2. 专家邀请: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建筑安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

3. 论证会议:专家们会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讨论,对其中的技术、安全、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4. 方案修改:根据专家的论证意见,施工方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升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5. 决策批准:经过专家论证并修改后的方案,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领导的审批,才能正式应用于施工。

通过这种专家论证,可以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模板支撑系统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专家论证部分内容预览:

木材品种:南方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5.0;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JTG 3430-202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按三等跨连续梁验算。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和W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 =bh2=1000mm×15mm×15mm/6 =37500mm3;

I =bh3=1000mm×15mm×15mm×15mm/12 =281250mm4;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2×(25.00+1.50)×0.95×1=30.21kN/m;

q2:1.2×0.35×1=0.42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

q3: 1.4×(2.0+1.5)×1=4.9kN/m;

q = q1 + q2 + q3=35.53kN/m;

跨中弯矩及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M=ql2/10

σ = Mmax /W

Mmax =35.53KN/m×0.22m2/10=0.142KN·m;

σ = Mmax /W=0.142×106N·mm / 37500mm=3.8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σ =3.8N/mm2 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5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 = 0.667ql4 / 100EI < [v] = l / 400

q =35.53KN/m;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200/400 =0.5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67×35.53×2004/(100×6000×281250)=0.22mm;

结论: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 =0.22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200 / 400 = 0.5mm,满足要求!

3、梁底支撑木方(小楞)的计算

方木(小楞)按照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取一根方木作为线荷载验算,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bh2/6=9cm×9cm×9cm/6 = 121.5cm3;

I= bh3/12=9cm×9cm×9cm×9cm /12 =546.75cm4;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25+1.5)×0.2×0.95=5.035 kN/m;

(2)模板的自重荷载(kN/m):

q2 = 0.35×0.2=0.07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P1 = (1.5+2)×0.2=0.7 kN/m;

荷载设计值 q = 1.2×(5.035+0.07)+1.4×0.7=6.126+0.98 = 7.1 kN/m;

支撑方木验算:

W=ql2/10=7.1KN·m×12 m 2/10=0.71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max /W =0.71×106 N·mm /121.5×103mm =5.8N/mm2;

方木的最大挠度:ω=0.667×7.1N/mm×10004mm4/(100×9000N/mm2×546.7×104 mm4)=0.96 mm;

方木的允许挠度:[ω]= 1000/400=2.5m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5.8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满足要求!

方木的最大挠度 ω=0.96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ω]=2.5 mm,满足要求!

钢管按照简支梁计算,取一根钢管作为线荷载验算,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钢管采用:钢管(单钢管) :Φ48×2.5mm;

钢管弹性模量E=2.06×105Mpa;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25+1.5)×0.95×0.1=25.175kN/m;

(2)模板的自重荷载(kN/m):

q2 = 0.35×1=0.3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P1 = (1.5+2)×1=3.5kN/m;

荷载设计值 q = 1.2×(25.175+0.35)+1.4×3.5=35.53kN/m;

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简支梁计算;q=35.53KN.

支撑钢管计算荷载分布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经求解知支座1、支座3反力F1=0.51KN;

支座2反力F2=13.18KN;

最大弯矩 Mmax = 0.45kN·m ;

最大应力 σ= Mmax /W=0.45×106 /3.86×103 =116.6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16.6N/mm2 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可以视作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计算,挠度取满载布置下的1/2,

ωmax=5ql4/2×384EI=5×35.53×5004/(2×384×2.06×105×9.28×104)=0.76,ω<500/400=1.25mm,满足要求!

5、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由荷载剪力图可知,梁底部中心横杆受到的剪力最大V=6.59+6.59=13.18KN,可知梁底部中心立杆承受的轴力最大值F=13.18KN,查规范,知每根立杆轴向承受最大压力为30KN。

6、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通过剪力图知梁底支撑最大支座反力: N1 =13.18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 取1kN;

N =13.18+1=14.18 kN;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1.5 = 2.94m;

Lo/i = 2940mm / 15.9 mm= 185.2;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9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13.18×103N /(0.209×357mm2) = 177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177N/mm2 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7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梁底钢管剪力图结果得到 R=13.18 kN;

R < 16.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8、400×950mm梁穿墙螺杆计算

梁腰部采用一排对拉螺杆加双钢管背楞,布置在梁底上方约45cm处,并且在梁底端增设单钢管进行二次背楞,对拉螺栓强度N=abF,其中a为对拉螺栓横向间距,取450mm,b为对拉螺栓竖向间距本工程取700mm(此数字为保守取值,因为梁底加固钢管也相当于一排对拉螺杆,而此次验算为简便计算未进行考虑),F为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振捣混凝土对垂直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倾倒混凝土时作用于侧模上的压力设计值。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95(rGG4k+rQQ3k) 或G4k=rH并取较小值

经计算采用G4k=rH=25×0.95=23.75N/m2

F=0.95×(1.35×23.75+1.4×6)=38.4KN

N=abF=0.7×0.45×38.4=12.1KN<12.9KN

Φ12对拉螺杆的容许拉力12.9KN,满足要求。

首先,在底板测设出隔墙轴线并放出梁的底板上的垂直投影位置,用红油漆标识。其次,按支架平面布置图及梁底标高计算出支架高度,搭设支架,采用测设四角点标高,平均后测设顶面标高。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顶板底模控制轴线,对梁体进行横断面定位并调整底模标高。底模标高=设计梁底或板底标高+支架的变位。底模标高和线形调整结束,经监理检查合格后,立侧模并按底模的方式控制线性及标高。

5.2支架搭设技术要求

(1)、支架立杆下为700mm厚C30底板空调系统施工工艺流程,无需基础处理。

(2)、托梁采用方木,木方位置需居中。

(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③、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宜小于500mm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 浙江省通用安装预算定额(2018版),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