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沉井施工)简介:
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沉井施工中的作用尤为关键。沉井是用于地下结构建设的重要施工方法,主要用于涵洞、隧道、桥梁、水塔等大型建筑物的建造。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水泵站沉井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1. 项目目标:明确指出项目的目标,包括沉井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预期的完成日期。
2.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设备采购与进场、技术交底与培训、施工图纸审阅等。
3. 沉井设计:详细描述沉井的结构设计,包括井壁厚度、直径、沉井施工方法等。
4. 施工方案:制定沉井的施工流程,如基础开挖、井壁预制、下沉、封底、井壁加固等步骤。
5. 施工组织:明确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班组等,以及各工序的相互协作。
6. 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安全措施,如防坍塌、防渗漏、防淹溺等,同时设置质量控制点和验收标准。
7. 进度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制定应对措施。
8.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要求。
9. 应急预案: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等,制定应急预案。
总的来说,水泵站沉井施工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和环境等多个因素,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沉井施工)部分内容预览:
7.4.1、四级管理是指总进度计划管理、阶段性进度计划管理、月进度计划管理、周进度计划管理。并以周计划作为实施性计划, 在确保周计划完成的前提下, 保证月计划完成、阶段性计划、以至总进度计划的完成。我司并将从整体上进行计划控制管理,其管理形式将采用三级网络管理,以周为最小单元进行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结果作为我司对项目的重点考核指标以月度进行全面检查,并与经济收入相挂钩的手段,以确保工程按各节点要求准时完工或提前完工。同时明确项目经理主管并落实计划的实施,项目经理对整体过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特别是阶段性网络计划进行总控制,项目生产经理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DB41∕T 964-2014 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8 . 1 . 1 、施工测量工程概况及测量人员及设备的配置
8.1.1.1、施工测量工程概况
本工程平面主要为矩形、条形。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 本工程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 经计算转换), 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线, 根据甲方提供的红线图进行定位,建立独立的平面控制网,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准确地测设出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并设置引桩和水准控制网, 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
8.1.1.2、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的配置
8 . 1 . 2 、 测量准备工作
与建设单位办理桩、控制点移交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 填制“ 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接记录表”。
根据设计意图、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与施工部署等,确定控制轴线并进行内业计算。
配备测量人员: 测量工程师1 人, 测量员1 人。
8 . 1 . 3 、 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本工程平面形状主要由多个矩形、长条形组成,拟定建筑施工平面定位控制网采用方格网,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投测而成。测量遵循的原则是先主体后局部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 再进行各区段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定位点, 及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本建筑物的首级测量控制网。首级控制网以主轴作为主要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周边坚固位置用好标记,作为校核依据。为保证测量时视线的畅通无阻, 在平行各轴线1m的位置建立控制线。为了方便地上工程的施工测量,故轴线显控制桩布置在基坑外的平面上,并保护好各控制点不被破坏,要做明显标记,定期检查。每次放线时,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了全部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 m 钢尺,按照施工图纸, 分出各长轴线及墙柱梁位置, 每跨轴线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施工时由下到上进行层层放线。
8 . 1 . 4 、测量放线步骤
8.1.4.1、根据建筑物的建设规划位置( 由总平面设计图可知), 定出各建筑物控制点, 计算出两点的距离, 丈量应精确, 并拉好直线。
8.1.4.2、以其中一点为起点( 即原点),按计算的值,向右分别量取各值,并由此各点向上作垂线( 用经纬仪或方角尺均可), 即可定出各轴线中心点位置。
8.1.4.3、放线中, 每确定一点后, 应随时用两点间长度值进行校核,正确无误后,再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线测设工作。
一旦发现误差,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正确调整,防止误差积累, 保证放线精度。
8.1.4.5、各轴线中心点定出后, 可按正常的施工放线方法钉上龙门板、龙门桩。注明轴线点编号和相应的坐标值,以便施工中进行复核检查之用。
8 . 1 . 5 、地下施工测量
根据业主移交的城市测量控制网资料,利用施工坐标与城市测量控制网的换算关系来确定施工主轴线和建立总控制网的垂直坐标系统。由于土方开挖的影响范围将达20 m 左右, 故控制桩网点的设置距基坑保持30 m 的距离。
在土方开挖期间,设立4 条主控制线,控制点的设置考虑在场内不易破坏和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 并设置永久标识。
当土方工程施工至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利用激光经伟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点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坑底落底处的平面位置。根据标高控制点, 利用S3 级水准仪控制挖深。施工时,依据就近原则将方格网中的控制线用经纬仪投至基坑底的施工区域内,基坑的轴线即从附近的控制轴线通过经纬仪和钢尺测出。控制轴线的标定在施工前期采用50mm×50mm×1000mm 木桩钉设。每段施工完后地面上的方格控制网必须全部引测到基坑内以便检查基坑内轴线位置。沟渠施工测量同此方法。
8 . 1 . 6 、高程控制
8.1.6.1、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对甲方移交的标高水平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标测,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妥当保护,据此基础上建立场地内的标高控制网点,在现场外适当坚硬的地方,测设出A、B、C 三个临时水准点, 其闭合差fn≤ (±n) 1 2,二级水准控制网用水准仪结合吊钢尺的方法测设。
8.1.6.2、标高测量方法
由标高基准点精确布设到建筑物上,以此基准点将标高传递到施测层后进行闭合校核,布设的位置根据建筑平面均匀布设,用钢卷尺在结构上竖直引测,弹出正整数或半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布设起始标高向上直接读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起始标高点,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将水准点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8.1.6.3、平整度控制方法
当一段模板、钢筋完成后,测量人员用水准仪把标高引测至井壁上,在一根井壁的钢筋及墙钢筋上设一个比该段顶面设计标高高5 00mm 的水平标高,用红油漆做上标记,以控制面标高。
8 . 1 . 7 、 沉降观测
8.1.7.1、沉降点布置
施工前会同建设单位与设计院,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8.1.7.2、沉降观测点制作、现场保护
首段结构施工时在规定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
采用直径为20 mm 的圆钢( 不锈钢), 一端弯成90 度直角钉磨成半球形状, 另一端焊接在井壁上。
沉降观测点采用红油漆进行编号,要求将编号标明在沉降点上。
8.1.7.3、沉降观测方法
观测基点:依据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另外引测两个工作基点和若干联系点。
测量方法:沉降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根据建筑物最终沉降观测中误差精度要求,确定采用二级水准观测,环形闭合的方法,使用精密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采用二等环形闭合水准路线,闭合精度为小于0.3n1/2mm( n 测站数)。
沉降观测周期,结构施工阶段采取每施工完一段观测一次,结构完工后至工程全部竣工后的一年内每隔三个月观测一次。
每次观测结束后, 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及时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编制成果表, 作为竣工资料归档。
8.1.7.4、观测注意事项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照明不足的地方采用人工照明。
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基本相等,视距差不大于2m,视距不能超过30m。
测量中固定人员进行观测,固定水准仪和塔尺,水准基点与观测路线, 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在每一测站观测完各前视点后,要求再回视后视点,再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不处超过1 mm,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8 . 1 . 8 、测量精度控制
8.1.8.1 、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 主轴线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 测角精度不低于20。
8.1.8.2、建筑物竖向垂直度:层间垂直度不大于3 mm,全高垂直度不大于3 H/10000, 且不大于15m m。
8.1.8.3、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5n1 / 2( n 为测验数) ±5L1 / 2( L 为测线长度)。
8 . 2 . 1 . 土方开挖
8.2.1.1、 施工准备工作
a、机具: 反铲挖土机、铁锹, 手推车、水准仪等。
1) 现场应做到“ 三通一平”。
2) 土方开挖前, 应将施工区域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清理干净。建( 构) 筑的定位控制线( 桩), 标准水平桩及开挖的灰线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验手续。
3)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在危险地段应有明显标志。
4)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时, 对道路要进行检查, 必要时进行加宽加固。
5) 应配备一定数量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施工。
8.2.1.2、操作工艺
本工程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清底方式进行,开挖范围为井壁内外边线外1.5M,水渠为基础边线外1.5M,若遇回填土应全部清除, 并进行地基处理。
( 1)开挖坡度:根据地质勘察情况,确定放坡坡度为1:1。
( 2) 开挖方式: 从上往下开挖, 挖掘机将整个场地进行大开挖。
8.2.1.3、开挖中注意事项:
1)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及边坡的状态, 应根据土质情况做好支撑准备, 以防塌陷。
2) 机械开挖过程中应利用水准仪跟踪观察, 以随时调整开挖深度, 严禁超挖。
3) 沟渠在基坑内每2 0 米设置Φ 800 砖砌集水井一个,并沿基础边线外60c m 处设置4 00×300 排水沟,水沿沟排向集水井, 用潜水泵抽出坑外。
4) 清理完基坑后, 进行地质钎探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槽。基坑暴露时间不宜过长, 尽快封闭垫层。
5) 开挖过程中如遇下雨, 应立即停止开挖, 并用塑料布遮盖, 避免雨淋。
6) 为防止土方滑坡及塌方的现象发生, 土方边坡一律放坡1: 1。
8.2.1.4、质量标准
a、基坑、基槽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BJ50∕T-328-2019 树木移植技术标准,并严禁扰动。
8.2.1.5、成品保护
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测量、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G/TJ08-2286-2019标准下载8.2.1.6、安全措施
a、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开2.5m,挖土时应由上而下, 逐层挖掘, 禁止逆坡挖土。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成部分塌落现象, 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 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b、上下坑沟应挖好阶梯,铺设防滑物或支撑靠梯,禁止踏踩支撑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