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PHC)管桩施工组织方案

静压预应力(PHC)管桩施工组织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2.1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256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静压预应力(PHC)管桩施工组织方案简介:

静压预应力(PHC)管桩施工组织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高耸结构和软土地基的加固。以下是其施工组织方案的简介:

1. 施工准备: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等情况,确定PHC管桩的型号、规格和数量。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如静压桩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

2.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精确测量并放线,确定桩位和施工顺序,保证桩的垂直度和间距。

3. 桩机就位:将静压桩机定位在设计位置,调整好垂直度和水平度。

4. 预压:开始对管桩进行预压,通过逐渐增加压力,使桩体逐渐进入土体,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5. 注浆:在预压过程中,通过管桩内的注浆孔注入混凝土,形成紧密的桩体,提高承载力。

6. 后处理:完成预压和注浆后,进行桩顶封闭和质量检测,确保桩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7. 施工安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8. 施工进度管理:根据施工计划,合理调度人员和设备,监控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9. 质量控制:设置严格的施工质量检查机制,对每一步施工进行验收,确保PHC管桩的施工质量。

以上就是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方案的基本流程,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

静压预应力(PHC)管桩施工组织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本工程由莆田南门企业集团开发,位于莆田市胜利南路。上部为12层框架结构,地下室一层,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承担设计,莆田市工程监理所负责工程监理,我司负责桩基础施工。

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PHC)管桩,桩长、桩数见下表:

本工程土0。000相当于黄海8。10M。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本场地类别为ⅡⅡ类场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相告场地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

[全套]房地产公司设计限额标准及相应做法大全 2.3工程特点:

本工程采用静硬度预制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噪音小、无污染、桩身质量稳定可靠、施工周期短,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从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分析:(1)持力层顶板埋深起伏变化较大;(2)桩侧磨擦力差异较大必然造成砍桩,接桩的现象。压桩时,应根据地质变化情况,设计桩长,并结合邻近已施工的桩的实际桩长,随时调整桩长。

为了确保本工程各项目的目标实现,由公司组织了精干技术力量的项目经理部,组织协

调施工班组进行现场精心施工,以保保量完成施工合同的要求。

根据现场情况和桩位分布情况,先压南面、西面桩,然后压北面,具体压桩行进路线详

4.1.1预应力管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预应力管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打桩,现场应有足够的桩数,满足配桩需要。

4.2.1应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方案。

4.2.2桩基轴线,标高确定并测定完毕,经过监理、甲方复核、办理签证手续。

4.3.1临建布置: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需要,临建有门卫、材料堆放场地,工人宿舍、食堂、办公室等。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3.2施工现场用水用电线路布置。

现场采用外线供电。现场主要设备1台静压桩机3台电焊机,其功率和约为180KW。场内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设备为三级配电两面三刀级保护。

根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现场要求装备消防器材。

进场工人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办理各种必备证件,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1施工机具的选择

5.1.1压桩机型号的选择,该桩基工程位于市区内,桩型设计选用Ø500壁厚125A型桩,工程桩预压力要求在4538KN~5000KN之间,为满足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及广东省标准《静压桩基础技术规程》附录5,结合市区现场施工环境,其压桩机机型的选择选用YZY600型步履行走式静压桩机,满足该工程施工的需要,编号:榕023

5.1.2压桩机配重的选择:

压桩机的复件配重必须用磅称核实,并保其质量标记在该件配重的外表液压机的最大压桩呼应是压桩机的机架重量加上再×0。9。

YZY600型压桩机自重1840KN

配重的规格、数量、重量

(压桩机自重KN+配重总和KN)×0.9≥5000KN

压桩机的配重选用满足设计最大压桩力。

5.1.3送桩器的选择:

送桩器的选择根据图纸要求送桩的最大长度为5.5m地而自然标市故选择长试的11m的送桩器来满足设计施工要求,送桩器的选用插捎式送桩器横截面外周形状应与静压横截面外周形状相致.并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表面尚庆有防止夹持机构打滑的设施,送桩器长度,庆满足送桩深度要求.工程桩顶面按触的送桩器端面应平整,并与送桩中心轴线垂直。不能使用工程桩作送桩器。

组织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质量监督站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试打桩,并根据试打的情况确定打桩标准:

本工程桩尖持力层为⑥卵石层。

压桩过程压力与桩长双控。

若遇到特殊异常情况,应及时与设计院等有关部门现场研究解决。

   测量员利用控制轴线准确放出桩位,用30cm 长短钢筋或小木桩打好桩位,并用白灰画出圈标志好。桩机就位后再次复核桩位。此过程施工员须跟踪复核,并形成记录。

   桩机就位调平后,用送桩杆进行探桩,探桩4M以达到清除桩西半球下障碍物。若障碍物太大送桩杆无法清除,则桩机需移至下一桩位施工,此处桩位下障碍物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的方法进行清除。其费用由建设方承担。

①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50CM时,测量员根据经纬仪观测到的桩身倾斜情况指挥桩机驾驶员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沉桩的前三个行程应不断地用经纬仪观测桩身倾斜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控制施压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m /mim。

②当下节桩桩顶距地面250CM左右时,停止压桩,吊起上节桩,使其正对下节桩,然后夹桩器夹紧桩继续压桩,至下节桩离地面50CM~100CM时,停止压桩,调整好上节桩的垂直度,后进行电焊。

③压桩的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的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压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来决定。详见桩机压桩行走路线图。

本工程工程桩为一节或二节管桩,两节桩之间采用焊接法连接。

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0.5M左右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是1%桩长。

当桩顶距地面250CM左右时,送桩杆套住桩顶,送桩杆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当送桩达到设计要求,拨出送桩杆,立即用装有砂的砂袋盖住管口,再用砂回填送桩孔至现有地面平,其费用由建设方承担。移机施压下一根桩。

5.10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5.11当压桩力或送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终止压桩。

5.12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做好施工记录,预防错打漏打,遇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方面共同解决。

A、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桩的压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C、桩的接头节点外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13.2静压桩顶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

注:由于地质、降水、基坑开挖和送桩深度超过2M等原因产生的偏位不包括在本表内。

六、监测和对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基础施工具有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在打桩过程中必然存在挤土现象,有可能对周边建筑物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24小时内交给施工单位,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事故或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七、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7.3认真执行质量部门的整改指令,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工艺。

7.4整个施工过程都应围绕着施工计划进行,杜绝施工混乱无绪,班组长负责指挥工作,班组长听从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互相协调配合。

7。5在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图纸及有关资料进行认真核对,消除错误和遗漏。对班组组织进行技术交底,并且做到特殊工程持证上岗。

8.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生产管理组织,开展文明生产管理活动,进场前对工人进行文明施工教育。

8.2搞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各施工关键位置应挂设安全宣传色标及宣传标语。

8.3搞好工地周围工作及门卫制度。

8.。4落实各项工作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将规程悬挂于施工现场或岗位操作台。

8.5制定安全值班轮流表,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宿舍、食堂的卫生及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8.6所有车辆在离开现场前,应在洗车后清洗后方可离开。

JG∕T 299-2010 供冷供热用蓄能设备技术条件8.7场地排水必须通过沉淀池过滤后方可排队入市政污水管道。

9。2建立各项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严格扩行安全监督值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对事故苗头时持“三不放过”原则,杜绝事故发生。

9.3开展安全竟赛活动,动用系统工程技术、开展安全预防、预测活动和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9.4搞好现场安全标准化作业,挂牌施工,各道口、危险区设立醒目的安全警告牌。

9.5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按规定配备各工种的安全防护用品工程临电施工方案,未配带安全防护用品、穿拖鞋或赤脚者不得进入工地现场。

9.6各类机械操作人员、特殊工程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定出安全生产责任状,各类机械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机可带病作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