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植后支柱的设立方法

 大树移植后支柱的设立方法

大树移植后通常需要设立支柱,以避免大树因大风吹刮造成树干摇摆松动,使根系不能很好生长,在树干基部周围形成空洞,遇雨时容易在干周空洞内积水而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同时由于大树移植后根系较浅、分布面积小,架立支柱后可以防止树体受力不均而倒伏。 

    架立支柱一般在栽植操作基本完毕,在浇水以前进行,架立支柱时需要考虑到大树所在点的风向,其支撑位置一般着重选择在栽植点的下风向。支柱材料要依据树种和树木规格而选用,既要实用也要注意美观。架立支柱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单支柱:与栽植植株树干平行立支柱。常在定植前于定植穴中心点立一直立支柱,待培土完成后把支柱上端和近地处分别与树木主干扎牢,防止大树晃动。为避免树干磨伤,并不影响到树干的增粗生长,应在支柱与树干之间填加松软的垫衬物,同时绑扎时使支柱和树干之间适当留出空间。 

    2.门字形支柱:对于干径在10-15cm的行道树,在栽植完成后,在树干相对应的两侧约50-70cm处各打一根高约1-1.5m的竹、木支柱,中间用一粗实的横杆将两支柱连接两头,绑扎牢固,使横干的中心位置与树干对齐,然后把横杆和树干扎牢防止晃动。横杆与主干之间要垫上隔垫,以防磨损擦伤树皮。待根系能起到良好固地作用后即可拆去支架,一般定植后保存一年。 

    3.人字形支柱:大树栽植好后在树的两侧各立一根斜撑支柱,构成“人”字形。有时为了使支柱牢固也可以与树干成三角,利用树干作一支柱,然后将支柱和树干绑牢,防止根系晃动。这种支柱虽然所用材料较少,但稳定性相对较差,适合于行道树,支架方向与道路平行,对人行道的妨碍较小。 

    4.三角形支柱:利用3根竹杆或木棍构成三角形,其上角和树干扎在一起,起支撑树干的作用。支架高度决定于树的高度。在道路上立三角形支架,其下脚常因支撑过远妨碍行人,支撑角过小牢固性又降低,因此常在较空旷的绿地栽植时应用。为了增加支架的牢固性,常在中部加一个腰匝,腰匝与三角支架固定,与主干接触的部位也要加衬垫物,以免磨伤树皮。为使支架稳固,立支柱时常将支柱的基部顶在坑帮上,并埋入土内30-40cm,踏实。此支撑方式多用于雪松、五针松、广玉兰等树冠或树体特别高大的乔木。 

    5.拉钢丝固定:有些树树冠比较高大,立支柱不能完全解决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带土球的常绿树,树冠较大,移植后根系范围很小,重心又高,故常用打桩拉钢丝固定树干的方法。拉钢丝时根据树冠的大小和枝叶的分布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3根。拉一根时在枝叶量少的一侧拉。先在地面打一根桩,然后用钢丝的一端拴住主干中部着力点,另一端拴在木桩上。主干和钢丝之间用衬垫物垫好。拉钢丝角度(与主干夹角)以40°-60°为宜。拉两根钢丝时在树的两侧各拉一根;拉三根时钢丝之间保持夹角为120°。 

    6.四支柱式:为增加牢固性也可采用立四支柱方式,在树干四周均匀立四根支柱,上部用交叉支柱与树体相固定。 

    7.#字形支柱:为使支撑牢固,常使用#字形支撑方式。在树干四周均匀立四根支柱,均向树干略倾斜,上部以四根适当长度的横杆与支柱固定,四横杆围合成方形后即将树干固定在中央位置上。 

    8.连排网络形:每株新植大树采用适当方法支撑固定以后,为增加树体固定的牢固程度,常利用横杆将相邻树体固定一起,连排形成网络状。此方法应用于种植大面积、大规格乔木支撑,虽增加了投资,但美观、整齐、牢固性强。 

    当然,栽植树木也并非都需设立支柱,对进行过缩冠处理的悬铃木、国槐、毛白杨、白蜡等落叶树种,由于除去了招风的树冠,则可视情况不立支柱。

© 版权声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