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人防地下室,这些施工质量必须控制好

现如今,越来越多工程开始重视人防地下室建设,如果能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了解质量隐患,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则十分有利于我国人防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发展。本文主要讲了人防地下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预防地下室产生沉降、裂缝、漏气以及渗水等问题,一起来学学。

防水施工

混凝土

在进行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时,首先应注意混凝土的振捣与浇筑,在进行振捣之前应制定好施工方案,并按照该方案来进行施工。振捣过程中,确保每个浇筑面或头都配有振捣器。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应为从后至前,混凝土振捣的顺序则与之相反,严禁漏振。

施工缝

对防空地下室防水施工而言,施工缝能否处理妥当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防止施工缝的形成,地下室的墙体与底板需要设置施工缝时,应将其做成企口形式,并添加钢板止水带,并要求钢板焊接符合满焊标准,在埋入钢板带时应将其二分之一露出混凝土外,从而达到防渗漏的目的。

漏点

在进行墙体结构施工时,需要利用对拉螺栓来固定模板,但注意不能在墙体施工时进行固定,否则会导致渗水点的形成。但是若对地下室外墙施加止水环片却能够避免这一弊端。在结束混凝土的浇筑,并拆除模板之后,于拉螺栓底端凿一长度约为25mm的缺口,接着用气焊将螺栓端杆烧断,再将缺口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进而实现清除漏点的目的。

孔口防护以及防护结构施工

防护单元

防空地下室的主体结构施工应与防护墙同时进行,且注意确保墙体的厚度与材质,并在防护墙上设置风管穿墙孔或是通行口,仔细控制与检查用于紧急转换的预埋件的质量及预埋位置。两个防护单元的隔墙上所设置的连通口及通行口之间的总宽度,应严格控制在隔墙长度的二分之一内,而单个平时用通行口的高度应控制在3.5m左右,其宽度也不能大于6.5m。在连通口左右安装防护密闭门时,应确保其安装质量,且两个密闭门的间隔不宜小600mm。

临空墙

地下室临空墙外围的钢筋在与板底充分接触后,方能对防护区进行锚固,且注意水平锚固的实际长度符合40d加墙厚的标准。如果遇到反梁在上临空墙在下,板厚大于1100mm或者是梁高大于1100mm的情况,则不予实施40d弯锚,应直接把竖向钢筋插入梁板底部。

抗爆单元

在进行抗暴单元的施工时,抗爆挡墙厚度与施工材料的选择应与抗爆隔墙相同,均能够在临战转换的时间限制内完成砖块的砌筑,因此应在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的同时埋下预埋件。

安装设备施工

通风

1、在防空地下室通风工程的施工中,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通风染毒区通风管的制作与选材进行反复检查,确保通风管的厚度是由超过4mm以上的钢板进行焊接而组成,并注意控制焊接缝的严密、均匀、饱和。采取焊接的方法来连接两截通风管,而密闭阀门和风管的连接则应通过法兰。

2、对密闭短管进行预埋时,应保证其密闭翼环正好处于墙体的中心点,且将其与四周的结构钢筋进行焊接。

3、在正式进行通风施工之前就应准备好防护设备,并核实设备的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审查进场设备的合格证是否属实,其外观是否出现缺陷或损坏,密闭阀门的阀体和阀板是不是完全紧闭。

给排水

1、确保给排水用管道的套管在穿越隔墙时配有相应的防护抗力片以及密闭翼环。且注意不能在混凝土与密闭短管的接触部位做涂漆处理。

2、在管线的预埋过程中,进行孔洞预留时,若遇到结构钢筋与套管交叉的情况,则应立即对钢筋位置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安装规定为止。

3、安装给排水管道时应注意:设置洗消排水口时,应做到一次性预埋防爆地漏,并做好管道堵塞预防措施,将其篦子的顶板控制在建筑地坪下的6~12mm处。[4]土建施工过程中,预留必要的楼板孔洞、墙体孔洞以及基础孔洞,以便给排水管道的穿越。针对管道和套管之间的空隙,可使用沥青油或石棉进行填补,且将抗力片安装在套管的两侧。

4、调试给排水管道时应注意:一是在结束管道的安装之后,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试压压力对系统做压力试验。二是完成卫生器具以及给排水管道的连接之后,应进行试水实验。三是管道在结束安装并清洁之后,需进行灌球试验。

电气

1、包括火灾报警线路、通信线路、电话线路等在内的能够出入人防地下室的弱电线路应选择铜芯塑料导线,且有必要进行加密闭盒处理。同类型的线路可以只用一根管来进行保护,但注意保护管的直径不能超过30mm。

2、不能让电缆桥架直接横穿密闭隔墙、防护隔墙以及临空墙。而那些穿墙的备用管、电线管线和各种电缆,其保护管应选择热镀锌钢管,且其管壁厚度不宜低于3.0mm。

3、包括排烟风机、消防系统等在内的消防设备,其用于应急照明的电缆或是导线最好采用阻燃型导线。

4、由于建筑在受到袭击时,其结构会出现大幅度的晃动,则会导致人防地下室的照明设备掉落,危害生命安全,因此照明灯具应选择卡口灯头、链吊灯具等。

5、针对明敷的线路,除了采取金属保护管处理外,还应在其表面涂上一层防火油漆,进而提高导线的防火性能、稳定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 版权声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