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楼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诊楼脚手架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1.9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610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门诊楼脚手架施工方案简介:

门诊楼脚手架施工方案是针对门诊楼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而设计的一种临时结构体系。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设计目标:首先,脚手架的设计目标是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平台,同时也需要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如提供足够的垂直和水平支撑,以承载各种施工设备和材料。

2. 结构类型:常见的门诊楼脚手架类型有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吊篮式脚手架等,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3.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如钢管、扣件、脚手板等,以及对施工场地的平整、排水等工作。

4. 施工步骤:包括脚手架的搭建、加固、使用和拆除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和安全规范进行。

5. 安全措施:脚手架施工方案中必须包含严格的安全规定,如防坠落、防滑、防风、防雷等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6.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脚手架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结构稳定,符合使用要求。

7. 环保与工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噪音和废弃物,同时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程进度。

总的来说,门诊楼脚手架施工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施工计划,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门诊楼脚手架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所有外脚手架管外侧,均采用6×1.5m的密目安全网封闭。一层顶及每隔9米增加一道兜网。

采用25mm厚200mm高木板,外侧刷醒目油漆标志。

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前基底应平整、夯实,搭设时架子底部应通长铺设300×50mm的红松木板作为脚手架底垫。

五、三层以下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本工程室外基础底面到二层顶面高度21.2米,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2.5mGB/T 39325-2020 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辐射屏蔽规范.pdf,建筑物外围选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

(一)、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形式

落地式脚手架步距h=1.5m(22.5÷1.5=15),(脚手架突出二层底板不少于1.5M高,故搭设15步即可)纵距L=1.5m、横距b=1.0m;内排立杆距墙外皮0.25m,小横杆伸出内、外排立杆0.1m;2步3跨设置一道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作业层铺设脚手板,下设兜网;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网。地下室外墙防水做完后,拆除外脚手架,待地下室外围填土完成后再从室外地坪开始另外搭设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参数同上。

(二)、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顺序

六、三层及以上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要求,在结构层平板上部和框架梁外侧预埋φ16钢筋铁环(铁环选用Ⅰ级钢,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并与结构主筋连接),固定悬挑梁用铁环水平间距1500mm,距外墙边1300mm;固定钢丝绳用铁环按框架柱间距离设置。结构层平板上部铁环用来固定悬挑梁及连墙件;框架梁外侧铁环用来固定斜拉钢丝绳。固定悬挑梁和斜拉钢丝绳。

2、本工程悬挑梁采用ø48×3.5钢管,搭设前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中设计的横距尺寸,及悬挑梁计算需要长度,准备悬挑梁用钢管,刷防锈漆。

(二)悬挑脚手架搭设形式及施工工艺

本工程三层及三层以上采用悬挑斜拉式单排钢管脚手架,架体形式见附图:

本工程三层及三层以上采用悬挑式斜拉单排钢管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步距1.5m,悬挑长度1.2m,小横杆伸出外立杆0.1m。悬挑梁采用ø48×3.5钢管,一端通过预埋铁环与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挑出建筑物1.2m。每层隔3跨设置一道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有框架柱位置采用拉杆与框架柱环保钢管拉接;无框架柱位置采用拉杆与楼板内预埋钢筋铁环拉接。脚手架底部及作业层满铺脚手板,同时下设兜网,且沿脚手架高度每隔两层设一道兜网;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网,间断设剪刀撑,剪刀撑间距不得超过15m。

(1)、悬挑梁固定工艺:将悬挑梁贴着结构楼面,一端挑出建筑物外皮1200mm,另一端通过预埋在结构平板上的两道铁环,第一道铁环距建筑物外皮240 mm,第二道铁环距建筑物外皮1300mm;悬挑梁穿过第二道铁环300mm。用木楔填塞铁环与悬挑梁之间的空隙,限制悬挑梁左右上下摆动;同时在铁环两边悬挑梁上分别上一个扣件,阻止悬挑梁内外移动;采用斜拉钢丝绳的方法来减少悬挑梁的弯曲挠度,提高其承载能力。钢丝绳一端穿过上一楼层框架柱中预埋的铁环,另一端与悬挑梁悬挑端部连接、最后拉紧、用卡环锚固。

(2)、脚手架与建筑物拉接:每层隔三跨设置一道水平钢管连墙件。钢管一端通过扣件与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相连,另一端与框架柱或结构层楼面上预埋铁环拉接。

(3)、脚手架外侧剪刀撑设置:水平方向按立杆纵距4跨,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成500连续竖向向上设置,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用三个扣件等距离布置,扣件扣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在悬挑件上。

(三)、悬挑脚手架搭设顺序

搭设顺序:首先根据悬挑尺寸放置悬挑钢管并根据上述施工工艺固定,然后搭底层横杆,之后搭挑架的支撑斜杆,搭挑架立杆。安装第一步横杆,临时抛撑,设置连墙件,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及以上架体。随着搭设过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脚手架底部及作业层满铺脚手板,同时下设兜网,且沿脚手架高度每隔两层设一道兜网;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网,夹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距离不得超过15m。

(四)、斜拉式悬挑脚手架的验算

本工程悬挑脚手架最上段搭设受风荷载作用,故对其进行验算。

Ⅰ、脚手架整体稳定性验算:

N/(ψ×A)+MW/W≤f(楼层较高因此组合风荷载)

1、计算轴力N产生的应力N/(ψ×A)

a、NG1K(一步一纵距自重×全高)

立 杆: h×每米钢管重=1.5×0.0384=0.0576KN

大横杆: L×每米钢管重=1.5×0.0384=0.0576KN

小横杆:(b+0.1)×每米钢管重/2=(1.2+0.1)×0.0384/2=0.025KN

扣 件:4×0.015=0.06KN

合计每步距:NG1K=(0.0576+0.0576+0.025+0.06)×15

=0.2002×15=3.003KN

单根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NG1K=3.003KN。

b、NG2K(构配件全高一纵距自重)

由于为单排脚手架,小横杆一端在脚手架上,另一端搭在建筑物上,为简支结构,故架体承受一半的荷载。

脚手板:2层×(b+0.2)×L×0.35KN/m2/2

=2×(1.2+0.1)×1.5×0.35KN/m2/2

=1.365KN/2

=0.6825 KN

小横杆及扣件:2层×小横杆长×钢管自重+2层×1个扣件×扣件自重

= 2×1.3×0.0384+2×1×0.015

护栏及扣件:1个作业层×L×自重+1个扣件×自重

=1×1.5×0.0384+1×0.015

=0.0726KN

挡脚板:1个作业层×L×自重

=1×1.5×0.08

=0.12KN

剪刀撑:2根××h×15/4×每米钢管自重+扣件重

=2××1.5×15/4×0.0384+10个×0.015

=0.626KN

密目网:L×h×15×每平方密目网自重(含杂质)

=1.5×1.5×0.005×15=0.16875KN

NG2K=0.6825+0.12984+0.0726+0.12+0.626+0.16875=1.8KN

一根立杆构配件自重:NG2K=1.8KN

c、NQK(施工荷载)

NQK=L×(b+0.1)/2×3KN/M2=1.5×1.3×3/2=2.925KN

一根立杆承受的施工荷载NQK=2.925KN

d、一根立杆承受的轴向力N设计值:

N=1.2(NG1K+ NG2K)+0.85×1.4×NQK

=1.2×(3.003+1.8)+0.85×1.4×2.925

(2)求A(钢管的截面面积)

查表的A=489mm2

(3)求立杆稳定系数ψ

求长细比λ=L0/i=kuh/i

查表:k=1.155、u=2 i=15.8

λ=L0/i=kuh/i=1.155×2×1500/15.8=219.3

根据长细比,查表得稳定系数ψ=0.1544

(4)将N、ψ、A带入公式:

N/(ΨA)=9244/(0.1544×489)=122.43N/mm2

2、计算风荷载产生的应力MW/W

MW=0.85×1.4WK×L×h2/10

WK=0.7×us×uZ×W0

查《荷载设计规范》得:

us=1.3ψ(本工程为剪力墙,所以体型系数取1.3乘挡风系数,体型系数ψ取0.095)=0.1235

W0=0.35KN/m2

WK=0.7×0.1235×1.11×0.35=0.034KN/m2

MW=0.85×1.4 WK.L×h2/10=0.85×1.4×0.034×1.5×1.52/10

=0.014KN.M=14000N.mm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

W=5.08cm3=5080 mm3

木饰面施涂丙烯酸清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MW/W=14000/5080=2.756N/ mm2

3、立杆与风荷载叠加:

N/(ψ×A)+MW/W=122.43+2.756=125.19N/ mm2<205 N/ mm2

通过以上验算,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

NL=1.4 ×WK×AW+N0

=1.4×0.034×2h×3L+3

DB37/T 509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1.4×0.034×2×1.5×3×1.5+3

=3.64KN<8KN(扣件抗滑移值)

所以连墙件符合安全和使用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